作者:孙秋霞
在广东阳西县程村镇陇石村,一群年轻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经常穿梭在乡间小道,或是登上渔船,拿着摄像机记录下“阿渔妹”一家的赶海生活。
阿渔妹和父母一起赶海 中新社 陈楚红 摄
“阿渔妹”原名叫郑露婷,是一名95后。3年前,她辞掉城市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和父母一起赶海。她说,父母年纪大了,想多陪伴他们,不留遗憾。
每当赶海起到大的渔获时,阿渔妹都会开心地大喊“发财啦发财啦”。镜头前,她真实甜美的笑容感染了不少网友,在抖音上收获了近百万粉丝。
回乡前曾遭父母反对
回乡之前,郑露婷已经在外工作5年,她曾在南京做过销售,后来觉得离家太远,又回到阳江市区上班。由于每周只休一天,往往回家吃顿饭就得赶往市区,陪伴父母的时间也并不多。
“哥哥姐姐成家了,有了自己的生活,两个老人在家比较孤独,想趁自己成家之前,多花一点时间陪伴他们。我考虑过自己回来后要做什么,看到自媒体这么火,我想可以拍视频尝试一下。”郑露婷说。
阿渔妹和父母一起赶海中新社 陈楚红 摄
当郑露婷将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了反对。
“女儿读书毕业之后,到外面找了工作。看到我们两个老人在家,想辞掉工作回来,那时候我有点顾虑,非常担心,发展不好怎么办?我反对很强烈,但反对不了,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就让她发展。”渔爸郑安说。
阿渔妹团队正在拍摄赶海视频中新社 陈楚红 摄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郑露婷经常拍父母的赶海生活,村子里的人看到她拿着相机,还以为她是记者,少不了过来询问几句。郑露婷坦言,那时自己还比较腼腆,面对镜头比较紧张,说话也慢吞吞的。
阿渔妹和妈妈一起赶海 中新社陈楚红 摄
一开始,郑露婷拍摄的视频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她曾经非常迷茫,还是坚持了下来。几个月后,突然有一条视频在头条上播放量达到400万左右。在这条视频里,她不再以旁观者身份拍摄父母,而是把自己一起赶海的过程也记录下来,这让她渐渐找到了门道。
“自从这条视频火了之后,我就比较有信心坚持下来,网友也不断追着我的视频看,他们也想知道我们赶海有没有起到大的渔获。三个月后,我的粉丝量达到10万。”郑露婷说。
阿渔妹赶海收获螃蟹 中新社 陈楚红 摄
由于一人忙不过来,郑露婷很快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她坦言,团队里的人都是以前认识的朋友,包括自己的闺蜜“肥妹”。那时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刚开始只是帮忙拍摄、剪辑。随着粉丝越来越多,他们也辞掉城里的工作,专门跟她一起做自媒体。
有了团队之后,拍摄的内容也丰富起来。除了赶海,他们还会围绕渔民的衣食住行,拍摄一些情景短剧以及美食类短视频。
赶海回来后,阿渔妹和妈妈一起在村里卖渔获。中新社陈楚红 摄
“粉丝量慢慢增加的时候,爸爸也开始支持了,视频里经常有我跟他的互动。妈妈不太会讲普通话,一般都是当配角。周围的村民也渐渐不那么反感镜头了,有时需要他们出镜也会配合一下。”郑露婷说。
赶海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随着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阿渔妹一家又开始赶海了。由于涨退潮时间每天都不一样,他们需要根据潮汐表来定赶海时间,有时天未亮就出发,有时需要半夜赶海。
阿渔妹一家做赶海前的准备 中新社 陈楚红 摄
开渔第一天,郑露婷早早起了床,她熟练地穿上水鞋,戴上手套,背着竹筐,用三轮车将渔爸渔妈载到码头。整个过程,团队都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当他们登上渔船,准备出发时,太阳刚刚从东边升起。渔爸一边开船,一边哼起小曲儿,好不惬意。
渔爸在开船中新社 陈楚红 摄
郑露婷介绍,通常是渔爸负责开船,她和渔妈起网笼和地笼。每当看到笼里的大螃蟹时,全家人都会开心地大笑,尽管太阳晒得睁不开眼。遇到一些没有长大的螃蟹和鱼虾时,他们会把它们重新放到海里。
“如果渔获多的话,我们会在村里叫卖。如果有五六十斤或者上百斤,我们会去集市卖。我们家的渔获很少,在村里已经供不应求了。村里有很多留守老人,他们去镇上买菜不太方便,我们会把一些渔获卖给他们。”郑露婷说。
郑露婷坦言,小时候也跟父母一起赶过海,那时自己基本上在玩。现在亲力亲为后,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刚开始回家赶海挣扎了一段时间,起不来也睡不着,后来慢慢习惯了,累了就睡了。”
阿渔妹和渔爸一起看自己拍摄的视频 中新社 陈楚红 摄
女儿的辛苦也被渔爸看在眼里。“她跟我去赶海,太阳晒,工作又辛苦,主要是熬夜,看着心里不是滋味,后来她慢慢习惯了,我也放心了。”说到这里,郑安眼眶也湿润起来,他希望女儿越来越红,更上一层楼。
郑露婷告诉记者,每次出海起到大的渔获,自己都很激动,但最开心的是可以陪伴父母。由于自己烧得一手好菜,她经常邀请一些好友到家里做客,陪渔爸小酌几杯。“我回到家后,发现他们的笑容更多了。”
阿渔妹和父母、团队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成为网红后,郑露婷开始帮村民卖渔获和当地的农产品,还将直播收益用于公益捐赠,帮助当地的“五保户”。
“现在农村发展越来越好了,但村里多数都是老人,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发展。年轻人不要怕,勇敢去闯,因为我们还年轻,大不了从头再来。”郑露婷说。
【编辑:丁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