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7岁小学生暑假每天打卡18项 学习项目占大半 家长说孩子很听话学习很优秀
教育专家表示:生活在条框里的孩子很难形成创新思维
这个暑假,很多孩子没有了补习班的约束,开启了“放羊”模式。然而这几天,一位沈阳二年级学生的妈妈在朋友圈晒出的孩子假期“自律打卡”成绩单,却引来不少家长热议。“看看人家孩子一天多充实,这回知道别人家孩子为啥优秀了!”“这一对比,我家孩子假期的大好时光真是浪费了!”“这孩子一天有18项打卡,安排得太满了,哪有时间玩呀。”“累了一学期,假期就应该让孩子好好放松,不要弄得这么紧张。”看到这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自律打卡”计划表,家长们也是各有看法。
每天打卡18项 学习项目占一大半
王女士和丈夫平时工作都很忙,假期妞妞和妹妹全天由姥姥照顾,打卡全靠自觉。对于妈妈的安排,妞妞表示“已经习惯了”。记者在打卡表格上看到,从假期开始至今,每天的每项学习任务都打了对号,只有“主动做家务”等生活类项目有时完不成。
为了提高孩子的自律积极性,王女士在制订计划时还跟妞妞约定了奖励机制:合格完成每项任务累计10分,完不成不得分,每1000积分可兑换一个愿望,包括旅行、礼物、去游乐场等。“前两天,妞妞要送同学生日礼物,但因为积分没攒够号啕大哭了一场,后来我同意她预支了一部分积分,这才不哭了。”王女士说,自己把这件事当趣事发到朋友圈,没想到引来了一些家长的争议。
妞妞(化名)就读于和平区一所小学,开学即将升入二年级。“我家孩子从小就很听话,上了小学后,成绩一直很好,不用我操心。”妞妞的母亲王女士告诉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小学的第一个寒假开始,为了帮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她试着给孩子制定假期计划,并做成表格,让孩子每天打卡。“那时正赶上沈阳的一轮疫情,孩子每天只能在家,打卡完成得很好。”
今年暑假,王女士给女儿的假期计划又安排上了。记者看到,这份计划表将暑假以每星期为单元分为了8个部分,每天都有大约18个打卡项目,完成的项目都被妞妞打上了对号。“钢琴练习40分钟”“英文绘本阅读(每日两本,大声朗读5遍,标注生词)”“语文生字拼田每字6遍”“53天天练(数学)”“每日口算”“课外阅读1小时”……表格中每天的学习项目占了13项,包括英语、语文、数学和钢琴,其中语文科目每天学习哪篇课文、数学预习哪个单元都分别进行了细化。
除此之外,计划表中还有“按时起床睡觉”“三餐不剩饭”“帮助姥姥照顾妹妹”“主动做家务”以及“其他加分表现”等生活类项目。
完成打卡能换愿望 孩子表示“习惯了”
王女士坦言,虽然妞妞学习效率比较高,但这些学习项目每天也占去了孩子大部分时间,有时候晚上还会上一些网课,因此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很少。“但也并不是要求孩子每天都在学习,本来我还在计划中安排了几次旅游,包括长白山、北京、济南甚至南京,没想到因为疫情,只去成了长白山。”她指着计划表中的大块留白说。
教育专家
假期不应成为孩子的“第三学期”
记者了解到,王女士在周围家长眼中是对孩子相当负责任的妈妈,妞妞从小也是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班主任老师对妞妞的评价也很高。
“看来别人家孩子优秀都是有道理的,自律就要从小养成。”“一对比,我家孩子的假期好像都虚度了。”看到王女士给孩子的假期计划,不少家长一边感慨,一边自愧不如,但也有不少家长表达了不同观点:“孩子还没上二年级,有必要整这么紧张吗?”“这假期看着比上学作业还多,孩子不累吗?”“一年级的孩子每天学这么多,真的不想尽情玩耍吗?”
小学生的假期,到底应该怎样过,才是最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对此,记者采访了教育专家、中国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于永昌。“对于孩子而言,假期本身应该是用来放松的,身心放松才能积攒能量迎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所以假期一切事情应该围绕孩子开心、健康和兴趣来做,而不应该成为‘第三学期’。”于永昌开门见山地表示,对于妞妞母亲的做法,他认为“家长的态度和能力值得赞赏,但计划的内容只有三分可取”。
他表示,让孩子养成自律习惯本来是好事,但孩子假期计划不应面面俱到,比重应该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于规定内容的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应该给孩子更多放松空间,更大的成长范围,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孩子自己选择的才是快乐的。
“现在很多孩子是在被控制的条件下学习,但是,凡是被控制的成长都不是自然成长。”于永昌表示,自然成长恰恰是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而创新型人才正是当今社会最缺少的人才。“如果孩子任何事情都在条条框框中完成,是很难形成创新思维的。”于永昌同时也表示,“但放松不代表纵容,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学习通常水到渠成。”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佳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