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山东青岛胶州市村级夜校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剂”

2021-08-12 11:30 光明日报   田博群  阅读:1285 

  “俺要报名上夜校”

  ——山东青岛胶州市村级夜校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剂”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周宣辰

  “徐书记,李全岗考了中级证,一个月都能挣8000多啦。”“徐书记,俺也想学,给俺也报上名吧。”8月7日,在山东青岛胶州市胶北街道店子新村后寨网格,网格支部书记徐光明被几名村民紧紧围住,大家都想报名新一期乡村夜校培训班。

  “这是我的叉车证和电焊证,都是在村里的夜校学出来的。”李全岗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中级职业技能证书,“老早就想考个中级证,平时上班没时间,去城里上课离得又远。”

  去年,店子新村根据村民的需求开设了乡村夜校,李全岗第一个报了名,很快就完成了课程并考取了证书。如今,他在一家上市企业找到了工作,月收入达到了8000元。

  “俺也找到工作哩,一个月能拿4000多元,比原来在家闲待着强多了!”店子新村的王少芬告诉记者,像她一样,村里的很多妇女都考取了育婴师中级技能证书,她们有的走出家门当上了专业育婴师,开始“凭本事吃饭”,最高月工资达到了15000元。

  为了不断完善村庄自治机制,胶州市因地制宜打造了村级夜校,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设置了技能培训、涉农政策、道德先锋、法纪知识等课程,依托现有村级活动场所,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参加学习培训。

  “晚上7点开始的夜校课程几乎场场爆满,不少没报上名的村民要求‘加塞’上课。”徐光明说,在夜校上过课的村民不仅学到了本领,茶余饭后,乡亲们讨论的话题也从家长里短变成了技能学习和村庄治理,夜校成了乡村幸福生活的助推剂。

  除了技能培训,胶州还把乡村治理与发展产业、传播涉农政策、纠纷调解、共商议事等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村民自治加油,为基层法治搭台。

  “村里修水渠,俺家菜园子就被占用了,应该给点补偿吧。”“村东头那儿一下雨就积水多,这次得好好修修。”“俺家的不用赔了,修排水渠是好事嘛。”……

  汛期来临,为了防范洪涝风险,胶州市李哥庄镇双京新村矫戈庄网格决定修建防汛排水沟渠,但因赔偿问题产生了矛盾。8月2日晚上,村民代表们聚集在星光乡村夜校共商议事微课堂,各抒己见。

  最终通过举手表决,矫戈庄网格的村民代表达成一致意见,对需要疏通挖开的部分不予以赔偿,并梳理出了需要疏通的地方38处。

  “群众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看似是‘小事情’,但若处理不当,常会激化成大矛盾,不仅影响邻里关系、村庄和谐,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而这些小事情引起的矛盾和问题之所以常常被放大,常常被激化,主要是村民遇事没有一个很好的诉说和解决渠道。”矫戈庄网格书记薛巧慧说,如今有了乡村夜校,将村庄的大事小事放在夜校平台进行讨论商量,聊聊家长里短,聊聊群众需求,在讨论的过程中一些矛盾就化解了。

  “在村里学能学好吗?刚开始,不少村民对乡村夜校是持怀疑态度的。”青岛胶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祝春雷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他们建立了市镇村三级师资库,梳理了各个领域的政策专家、行家里手,为乡村夜校争取到优质培训资源;为了让培训课程更接地气,他们还深入挖掘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致富带头人”,鼓励村民主动登台当老师,讲自己最擅长的事,向村民传授经验。

  截至目前,胶州市已在24个乡村(社区)开办了35个乡村夜校,举办各类工种培训班次48个,培训农村技能人才5517人。

  “乡村夜校就是一个大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既可以把各种资源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凝聚人心,引领风尚,拓宽老百姓的事业;也能让老百姓积极主动地自觉参加到村庄发展中来,焕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祝春雷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探索有效形式,把乡村夜校打造成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有效、共商共议、素质提升、文明祥和的乡村治理新平台,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编辑:田博群】

8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