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8月7日电 (记者 杨娜)“从小喜欢孩子到现在年过五旬,对于幼儿教育这份事业,我的热情始终如一。”投身幼教事业34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二幼儿园园长颉莉近日作出了一个决定,九月份退休之后,她将继续回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在这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余热。
颉莉所在的幼儿园,现在是当地的“明星”幼儿园,每年招生季,家长们从之前现场排队到如今网上抢号,只为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一个入园名额。颉莉说,注重习惯培养、兴趣激发,几年学习结束之后,从她的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获得多方赞誉好评。
图为颉莉与年轻幼儿教师交谈。(资料图) 尹元吾 摄看着现在报名的火爆场面,颉莉笑称,没有人能想到25年前,自己刚接手园长的时候,招生难成了当时制约幼儿园发展的重要问题,她需要挨家挨户做推销,才能说服几个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报名学习。
颉莉从小喜爱孩子,1987年从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幼师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至甘谷县第二幼儿园任教。因为进行过系统专业的学前教育,她无法认同当时的幼儿教育模式,小学化的教学方式,从家长到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不重视,让颉莉对这份事业产生了动摇。
图为颉莉与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起。(资料图) 尹元吾 摄“那时候家长觉得接送麻烦,认识不到上幼儿园有什么作用。”因为这种态度和意识,她所在的幼儿园,到了冬季只剩下了8、9个学生,学生少、老师多成为常态,招生困难造成经营难,工资拖欠等问题让颉莉产生了辞职南下打工的想法。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辞职遭遇全家反对之后,颉莉继续留在幼儿园任教,随后成为园长。“面对当时幼儿园的现状,我是拒绝当园长的。”立志要成为甘谷县幼儿教育第一人的她,经过了一系列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当好这个园长,让甘谷县第二幼儿园成为一所家长争先恐后选择的幼儿园。
颉莉当时面临的现状,是幼儿园的经费紧张到买一盒粉笔都要精打细算,幼儿园的老师无一支持她的想法,她们觉得这完全在异想天开。颉莉开始自己一个人写好招生广告,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地贴广告,逢人就宣传孩子上幼儿园的重要性,动员家长送孩子来园。直到1998年,距离她当园长过去了两年时间,幼儿园的招生情况才出现了明显好转。
随后,颉莉通过争取政策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邀请专家讲课改进教学方式等措施,想方设法提高办园水平,让幼儿园获得进一步发展。她始终坚信,幼儿教育在孩子一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理念下,颉莉不断去学习、深造,更新自己的幼儿教育知识,并把它们传递给其他幼儿教师。她认为孩子在幼儿阶段接受的教育,要以培养习惯为主,要摒弃填鸭式的、小学化的知识教学,转而去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让他们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今后进行更深入、复杂的学习打好基础。
“幼儿教育不在于教了几首儿歌几句唐诗,教师要做好引导、观察和记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探索世界的欲望,并为他们培养出良好的习惯,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为此,颉莉主张在班级活动区设置区不同区域,将教室分为美术、阅读、建构等在内的不同区域和角落,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
此外,为了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并热爱自己的家乡,颉莉带着全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搜集整理甘谷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完成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本土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研究》,甘谷县科技局课题《本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颉莉主持编辑出版本土文化系列园本教材一套8本,内容包括甘谷县的历史景观、历史名人、名优小吃等内容,将它们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丰富的课程内容,拓展了孩子的视野,提升了孩子的审美情趣,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除了改变教学模式,颉莉还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家长和家庭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她先后多次以问卷调查、创办幼儿家长学校、定期为家长介绍学前教育等形式,做家庭教育讲座50余场次,强调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白,只有良好的家风、家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
“从前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家长都请不来,来的也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现在父母们请假都要来参加。”颉莉说,通过家长的参与,可以让他们看到,孩子在幼儿园接受教育之后发生的变化,亲身体验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颉莉坦言,自己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并不称职,从“园长妈妈”到“园长奶奶”,她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都倾注在一批又一批的幼儿身上,却错失了自己孩子的很多成长,缺少对他们的陪伴。
34年间,颉莉曾多次向甘谷县教育局递交辞职报告,可一次又一次重新回到熟悉的幼儿园,继续着自己的幼教事业。她始终认为,和孩子们在一起获得的轻松快乐,是这份事业带给她最宝贵的财富。
除了对自己幼儿园的不舍之外,颉莉也放不下帮扶发展的众多民办幼儿园,这也促使她作出退休之后返回岗位的决定。能将自己多年来有关幼儿教育的经验心得传递给更多的人,共同推动幼儿教育更加健康发展,这是令她感到欣慰的事情。(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