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8月4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4日从成都市体育局获悉,为满足人民群众对运动健身的需求并促进全民健康,近日,成都市体育局会同成都市委社治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公园城市局共同编制形成《成都市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并正式对外发布。
据了解,家门口运动空间指市民从住家或单位等经常活动的区域出发1000米(15分钟步行距离)范围内,能够便捷使用的健身运动空间。成都将形成以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为主,天府绿道和公园绿地融合植入体育设施为特色,充分激发城市“金角银边”空间体育潜力和加大存量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为补充的家门口运动空间供给体系。
目前,成都已建成多个不同类型并对外开放的“家门口运动空间”,既有辐射范围广的大型体育活动场地,也有“小巧玲珑”的社区运动角,以及“体绿结合”的体育公园和绿道运动场所。
《导则》提出了多项目标,包括成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稳步增长,2025年达2.6平方米/人,2035年达2.9平方米/人;成都各区(市)县2025年建成不少于6座体育公园,2035年建成不少于10座体育公园。
《导则》提出,成都家门口运动空间由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布局街道、社区内的公共体育设施,包括综合运动场、健身馆,全民健身的器械设施等。高品质构建“15分钟健身圈”,为市民就近健身提供保障。
《导则》提出,新建综合公园应划定相对集中的健身活动区,布置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球类场地。并结合市民喜好,推荐不同体育设施以供搭配,可考虑增加轮滑、冰雪运动、棒球等新兴运动设施。
据了解,下一步成都将重点聚焦市民关注的家门口运动空间打造,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天府绿道健身空间和各类体育消费新场景持续增长,为市民健身锻炼提供新阵地。(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