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宠”氢能的未来之路如何前行

2021-08-05 08:46 人民网    阅读:3200 

近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嘉兴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正式召开。行业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代表、示范应用企业负责人围绕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构建地区氢能产业生态等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共谋氢能全产业链的突破与发展。

作为浙江省氢能公交应用示范试点城市,嘉兴先后引进104辆氢能燃料电池公交车,建成全省首批4座加氢站。嘉兴首辆氢能重卡示范运营在港区开通,首个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也已搭建完成。

作为一种洁净的二次能源载体,氢能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球氢能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占全球GDP约52%的27个国家中,16个已经制定全面的国家氢能战略,还有11个国家正在制定国家氢能战略。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布局,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成果。” 不久前,在2021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分享的数据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

“央企参与氢能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看出,氢能是确定的发展方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分析说,“这样的体量和站位,甚至超越了起步之初的锂电池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家科技应用的排头兵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汽车产业自然成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最广阔的试验场。尤其是随着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更是让氢能成了汽车产业领域最热门话题之一。

多方“支招”助力氢能前行

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到2050年,氢能源需求量将是目前的10倍。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1000万辆至1500万辆。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各国和各大企业加大了对氢能产业的研发,希望通过发展氢能来解决能源安全,并掌握国际能源领域的制高点。

“燃料电池技术正加速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氢能源受到了全球主要国家的重视,国内也有不少省市相继布局氢能产业。随着氢能的安全使用问题及燃料电池的技术和成本瓶颈已逐步取得突破,氢能产业发展开始进入示范运营阶段,并开展商业化探索。”在2021嘉兴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介绍说。

张永伟直言,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是我国应对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历史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持同样的看法。在他看来,以“四网四流融合”(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的理念为指导,氢能与“四网四流”融合对于助力碳中和,助推新一轮工业革命都具有重大意义。

“氢能作为公认的清洁能源载体,已然成为全球能源革命技术的重要方向,而在氢能源应用聚焦的汽车领域,纯电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互补,而不是互相取代。”陈清泉强调说,“由于新能源智能汽车是移动的分布式能源、储能和信息载体,通过联动汽车革命、能源革命和信息革命,以及‘四网四流’融合,可以降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助推‘碳中和’。”

众所周知,发展高质量的氢能产业,第一步就是要建立标准。由于商业价值巨大,目前氢能国内应用主要集中在交通领域,尤其是汽车行业。此外,除了能源方面,氢能在其他领域也有不小的潜力,日本、北美液氢在民用领域应用广泛,而日本在氢健康、氢医疗方面也有尝试。

针对氢能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理学院院长、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张久俊详细介绍了车用氢能燃料电池的现状、挑战和前景。

“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将发展燃料电池上升为国家战略,燃料电池的五大核心技术急需攻克。”张久俊坦言,尽管在技术、市场以及储运上面临挑战,自己依然对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充满信心。

针对燃料电池的产业化的方向,张久俊则认为,目前需要集中攻克两大方面,一是降低成本,二是加强普及加氢站。

“氢能发展的热潮奔涌而来,但伴随着发展热潮的出现,相应的政策、体系、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与之匹配。”张久俊坦言,对于氢能的后续发展,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能够明确氢能定位,确定不同种类氢的定义和标准,逐步扩大应用领域。

“必须与时俱进地调整相关规则、规范和标准,明确工业减排或交通减排的目标以及时间节点,鼓励产业链协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将大幅降低,较其他低碳方案,才更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张久俊总结说。

氢能产业已开展商业化探索

2021年,我国氢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随着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关于氢能产业园、加氢站建设规划陆续出台,政策、资本赋能各地“氢战略”,一场以氢能为支点,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的攻坚战已然打响。

一边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边是尚未完善的补贴政策、行业标准、商业模式,建设热潮背后,氢能产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当市场中出现较为完备的商业雏形或者集群时,细分领域市场才能有底气按照雏形,快速进行发展。”薛旭表示,“带头示范”是让新型产业快速崛起的好方法。

今年4月,嘉兴市发布了《嘉兴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21-2025)》,力争通过5年把嘉兴市建设成为氢能产业链完备、创新能力强劲、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多样,且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氢能示范城市。

对此,嘉兴市副市长盛全生表示,嘉兴市将竭力在“项目布局、要素保障、财政收入、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更全面的政策支持,并将充分发挥接轨上海“桥头堡”的作用,重点在嘉兴港区打造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积极融入上海氢能示范城市群,探索氢能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嘉兴市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和规划,将氢能发展纳入15年规划,希望通过‘一核、一带、一园、多点’的打造,切实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式发展。”盛全生介绍说。

“当前嘉兴区域产业链初步形成。一大批行业头部企业已经基本实现氢气制备、储运、加注、氢能装备核心部件、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布局。这样的规模具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张永伟评价说。

作为浙江省氢能公交应用示范试点城市,嘉兴先后引进104辆氢能燃料电池公交车,建成全省首批4座加氢站。嘉兴首辆氢能重卡示范运营在港区开通,首个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也已搭建完成。

盛全生透露说,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已在规划设计中,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首期将启动220亩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科技园,通过集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增强氢能产业链、绿色生态链,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向未来的创新型高能级产业生态园。

“除了寻求商业模式的探索,更为重要的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技术、政策等协同推进,同时不断提升产品性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方海峰直言,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同时也要加速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他表示,培育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既需要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也需要政策和标准的有效协同,更需要能源行业和汽车行业各方面共同努力。

“包括嘉兴在内的示范城市群,就是一次对氢能产业链整体发展的实践探索。”方海峰分析说,“这不是简单地追求规模上量,而是更多考虑了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产业链的培育以及发展环境的完善,对将来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未来,围绕着示范城市群,全行业应坚持系统思维和实践思维,循序渐进地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并重点围绕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高效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氢能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现科技创富、加快动能转换、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大动力。”方海峰总结说。


2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