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鄂尔多斯7月30日电 题:牧区大寨乌审召的60载传承:百万亩毛乌素披绿,沙地换新天
作者 奥蓝
图为当地值绿“大户”乌兰达来夏日行走在自己亲手种的树下。 奥蓝 摄在中国生态进程中,毛乌素沙地的治理可谓成果显著。曾经,这片位于内蒙古、宁夏、陕西三省区交界处的沙地总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如今,这里已是中国治沙经验的样板区。时值盛夏,行进在毛乌素沙地中,绿意盎然、牛羊逐草的景色已并不罕见。
图为上世纪牧区大寨建设时的工作景象。 牧区大寨博物馆 供图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当地政府、农牧民群众克服恶劣自然条件,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的造绿接力。这其中,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一场在沙漠里建草原的牧区大寨行动名扬海内外,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近日,中新网记者来到乌审召探访。
图为如今毛乌素沙地候鸟成群的美景。 牧区大寨博物馆 供图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地区发展生产,无论是农业还是畜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沙化,防沙治沙也成为当时的中心工作。
乌审召公社地处毛乌素沙地深处,流动沙丘占54%、可用牧地仅占1/3。“黄沙滚滚半边天,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这里的人们在艰苦环境下治理沙漠,探索出一条“以牧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
图为当地民众正在进行义务植树。 牧区大寨博物馆 供图牧区大寨博物馆于1972年建立,如今是重要的资料库。在这里,一条条经验被清晰梳理:一方面要自力更生,进行固沙、排涝、治碱、铲除毒草、改良天然草场的工作;一方面要积极种树、种草、种饲料、种粮食,开展多种经营探索。无论多种经营多么有成效,有一个原则坚持不容动摇:决不造成新沙化危胁。
“我们在沙漠中打造了一处牧区大寨。”邬卓璇是牧区大寨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她与这段历史朝夕相伴已3年。她告诉记者,那是一段人进沙退、改造自然的壮举,为我国防沙治沙、草原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也梳理出了宝贵经验。“大家经过认真归纳和提炼,总结出两条鲜明而生动乌审召精神:一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传统,二是绿色信念的持守高扬。”
图为当地牧民正在进行义务植树。 牧区大寨博物馆 供图据统计,8年里,乌审召人民先后固定17万亩流动沙丘,开掘了500多眼水井,修建草库伦(蒙古语,围起来的区域)达63000多亩,围墙总长达500多里……这样年复一年的治理,有效地锁住了一道道“沙漠黄龙”。
巴音孟克如今年过七旬,参加突击队的时候仅有16岁。当时他还是乌审召公社广播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平时跟着大家一起劳动,再抽空把所见所闻写成广播稿。
“我们当时的公社书记是乌力吉,只有30多岁。他带着我们全公社的50多名干部治沙,所有人天一亮就进沙地干活,天黑了才回家,当时我们把食堂、广播站都搬到了露天的沙地中。好多人一手的水泡,一遍又一遍地被铁锹磨破,干活时还有沙子不时摩擦伤口,别提多疼了!”巴音孟克回忆说,他当时的创作从不缺素材,这样的生动事例实在太多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是那么有干劲。不怕苦不怕累。”
图为牧区大寨博物馆内部分展品。 奥蓝 摄记者在参观牧区大寨博物馆时了解到,牧区大寨当年还名扬国外。
马里共和国北靠撒哈拉大沙漠,久受沙暴的困扰。当他们得知中国的乌审召在治理毛乌素沙地方面有成绩后,便要前来参观。1966年,马里代表团由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毅陪同前来。陈毅挥毫泼墨,赋诗一首:“治沙种草获胜利,牧业农业大向前,马里贵宾来参观,乌审召美名天下传”。
就这样,植绿治沙的生态理念被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随着退牧还草、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开展,乌审召当地又涌现出许多治沙代表人物和优秀的治沙实践经验。
图为牧区大寨建设期间,当地百姓使用的生活器具。 奥蓝 摄走进今日的乌审召,人们可以看到这跨越半个世纪的努力后,一片绿意葱茏和生机盎然,与五六十年代的漫天黄沙不可同日而语。当地的城镇建设也颇让人感慨,街道干净整洁,满眼皆绿意。据统计,乌审召镇生态治理总规模已达到230万亩,植被覆盖率82%,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有了明显改善,全镇生态承载力提高,载畜量上升,还先后荣膺“全国绿色名镇”“市级园林绿化示范城镇”等称号。
图为一名参与牧区大寨建设的老人的人。 奥蓝 摄以牧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理念仍在当地延续。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畜牧业仍是当地牧民的主要产业。同时,清洁能源、旅游、农畜产品加工等行业也在逐渐兴起。
图为吉日嘎拉图正在检查他亲手栽下的树苗。吉日嘎拉图与妻子数十年来使上万亩沙漠披绿。 奥蓝 摄“在乌审召,‘牧区大寨’精神口耳相传,现在牧民家家户户都有种树的习惯。因为人们知道,只有生态好了,日子才有奔头。”在邬卓璇看来,绿色不仅是这里的发展底色,更是百姓心中美好生活的底色。(完)
【编辑: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