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7月30日电 题:记者手记:绿色,向北延伸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从内蒙古高原南下,黄河像一条黄色的巨龙穿行在晋陕大峡谷中。出峡谷后,没有了两岸崖壁的束缚,黄河开始在宽阔的河床上游荡前行。右岸,从北向南依次是陕西榆林、延安和渭南所属县市。
记者近日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主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采访团赴陕西采访,从渭南市合阳县开始,经韩城、宜川、延川等县市沿黄河北上,途中所见,与南下的黄河相映照的,是绿色的土地一路向北铺展、延伸。
在合阳县洽川滨河湿地,芦苇随风起舞,鸟儿自由飞翔。韩城黄河沿线建设的生态林带和沿途乡村实施的固沟保塬、坡耕地治理,仿佛构筑了一道绿色的生态防护屏障。
离开黄河岸边,来到延川县马家湾淤地坝,站在30米高的坝上眺望,淤地坝拦下的大量泥沙已经成为肥沃的土地,坝地里种植的大片玉米长势良好,正所谓“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展览馆里,一张卫星遥感照片清晰地显示,曾经是“光秃秃的山梁一片荒凉”的吴起县,县域版图已被绿色覆盖。
陕西省的黄土高原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统计显示,陕西省内黄河流域输沙量占到黄河流域总输沙量的60%以上。
如今,另一项统计开始引人注目:经过多年治理,陕西省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达到60.68%,年均入黄泥沙量已从2000年之前的8亿多吨降至约2.7亿吨。
湿地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建坝、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开始改善,黄土高原绿色逐渐向北延伸。
绿色向北延伸,在于政府的政策与引导。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展览馆里,“封山禁牧从吴起开始,退耕还林从延安走向全国”两行大字格外醒目。当中央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市之一——吴起县于1998年率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退耕还林。
“本来粮食就不够吃,还要改种树?”吴起县南沟村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闫志雄告诉记者,一开始有的村民算不明白这笔生态账。随着各种政策陆续到位,村民观念开始转变,陆续加入到造林队伍中。如今,吴起县已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面积202万亩,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3亿元,超过10万人享受到补助政策。包括吴起县在内的延安市,用超过1000万亩绿色植被为这片土地打下底色,黄土高原由黄变绿。
绿色能够向北延伸,在于企业的绿色发展。地处黄河岸边的大型钢铁企业——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去年底成为区域内首家在线生产的AAAA级钢铁工业旅游景区。
由曾经的排污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龙钢公司总经理刘安民介绍说,公司是把环保升至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去抓,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双重管控,坚持废水循环利用。如今,龙钢公司不仅自身实现“废水零排放”,还承接了周边乡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推动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为黄河生态减负。
绿色向北延伸,在于百姓的积极参与。记者在黄河岸边见到的宜川县农民王小红,常年在壶口瀑布上下游右岸的悬崖上种树,目前是一支专业造林队的队长,他的队员也主要由本地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悬崖植树经验丰富的农民组成。
在悬崖上种树谈何容易,但王小红等人在林业技术人员帮助下摸索出了办法:山势陡峭留不住土,就用砌垒石坑的办法;石质山地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就回填客土;天旱没水,就引水浇灌;风力大,就深栽深埋;兔害严重,就栽大苗。凭着一身在悬崖上种树的“硬功夫”,王小红的造林队在悬崖上造林5000多亩,不仅提升了壶口瀑布景区的环境质量,更促进了黄河沿岸水土流失的治理。
“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还是那黄土山……”20世纪80年代响彻陕北黄土高坡的这首信天游,如今已经随风消散在了绿色的树林里,黄土满坡已经成为绿色满眼。
随行的一位陕西省林业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延安市向北是榆林市,在那里,树成荫、木成林,林木覆盖率近年来不断提高,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公里。
站在陕北黄土高坡,满眼所见皆为绿色。不过,很多地方还只是浅绿,并非深绿。这里的生态依然脆弱,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不轻,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依然需要加强,因此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还在不断出台、不断完善。
绿色,还在继续向北延伸。 【编辑: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