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探访河南受灾群众安置点——
“食宿有保障,就是很想家”
本报记者 余嘉熙 王伟伟 本报通讯员 董君亚
7月28日,国新办就防汛救灾工作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7月16日以来,河南省洪涝灾害已造成郑州、新乡等16个市、150个县市区、1366.43万人受灾。累计紧急转移安置147.08万人。
紧急转移安置的147.08万人,目前状况如何?本报记者探访了几个临时安置点。
7月28日11时,记者来到河南省巩义市小关镇水道口村,随处可见树木连根拔起,道路损毁,房屋成片倒塌。
“我们是巩义受灾最严重的村之一。”临时安置点设在村部,谈起受灾情况,水道口村党总支书记张志伟直言自己“很受打击”。
“美丽乡村这一块,我们在乡村道路建设上可是全省第二名,村里美得很,很多郑州市民来我们这里旅游。”张志伟说,“现在简直不忍心看,原有的旅游道路,村道,便道,乡道,县道……被毁面积9成以上。”
“但是,只要人在,就有希望。大家没有丧失信心!”张志伟说,村两委提前做了预防,营救转移也及时,截至目前没有1例失联和伤亡事件。村委现在成了临时安置点,“住在这个安置点的有60多人,来这里吃饭的大约有400人。”
临近中午,村民们拿着搪瓷碗开始排队打饭。“面条味道可中,大锅饭就是香。”7月21日雨停之后,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都在这里解决一日三餐。
52岁的郑向东很快吃完了一碗面条,然后把餐具洗干净。为了不给安置点增加负担,她和丈夫曹中现已在自家的车上休息了5个晚上了,只是在安置点吃饭。“我们有车,要把铺位留给更需要的人。”郑向东说,面包、方便面、矿泉水、卫生纸、应急药品……几乎所有生活用品,村里都是免费提供。
“目前救援物资比较充足,安置点内,医疗、住宿、餐食都有保障。大伙儿正想着灾后重建。”张志伟说,村委分为保通组、保障组、安抚组、捐赠组4个小组,对村内事项一一整理登记。在这个乡村安置点,村民有什么生活上的需求,可以随时提出来,由工作人员解决。每天有郑州市、巩义市派来的工作人员轮岗保障,村里的医护人员在安置点24小时待命。还有一些志愿者为安置群众提供便民服务。
新乡市中北部的牧野区,也是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由于暴雨和河流泄洪,城内水位居高不下,转移成为牧野区居民唯一的选择。
牧野区内的多所学校成了安置点。陵园小学作为牧野区面积最大的小学,大约有三四个被淹村落的受灾村民被转移到了这里。
“目前安置了大约1000名受灾群众。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我们开展了‘班级责任制’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陵园小学校长李公家介绍,学校将校务人员分设6个事务小组,把每个教室作为一个“班级”,每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从受灾群众中选出一个“班长”帮助“班主任”管理服务受灾群众。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网格化”的管理下,安置点的生活井然有序。
校园里,救援物资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处,吃饭的地方在另一处,“医疗救助点”里摆满了附近医院、诊所免费提供的应急药品,巡诊医生24小时守候。操场上有一块空地专门用来存放附近居民捐来的衣物,供紧急撤离到这里的受灾群众随挑随用。
受灾群众居住的教室,干净凉爽。大家将桌椅拼接起来当成床板,发放给每个人的被褥和洗漱用品都在桌子上整齐码放着。每间教室大约住着4~5户受灾群众,秩序井然。
在学校里,随处可以看见穿着红马甲、面容稚嫩的小志愿者。“我们都是这个小学的学生,特意赶过来帮忙。”小志愿者马晓雯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多处安置点发现,救灾物资都很充足,受灾群众的食宿得到了充分保障。
不过,对于在安置点内的群众来说,生活虽然有保障,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家。“我们啥时候能回家啊?”在鹤壁市淇县,随着汛情逐步缓解,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常常会向县疾控中心的葛拥军这样询问。
“啥时候能回家说不准,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安置点群众的安全。”葛拥军说,安置点人员集中度高、流动性强,是灾后防疫工作的重点。
葛拥军介绍说,在淇县,所有安置点启用前都会进行全面消杀,此后每天两次定时消杀,安排专人对走廊、居住区等区域具体负责,确保转移群众不出现集聚性疫病。
“消杀工作主要是为了消除细菌和各类蚊蝇,切断传染源。”淇县卫健委副主任王海林表示,对于村民尚未回迁的村庄,待水位下降后,按照《淇县洪涝灾区预防性消毒方案》严格落实消杀作业内容,确保乡亲们安全回家。
由于防疫任务繁重,自全面开展消杀工作以来,葛拥军等10多位在安置点从事消杀工作的一线人员,平均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酷热的天气使长时间穿工作服的工作人员身上都起了痱子。
夜深了,安置点内的群众沉沉睡去。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大水尽快退去,生活恢复往日平静。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