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春7月23日电 (记者 郭佳)“在疫情的阴影下,全球饥饿人数正在增加,2020年,近24亿人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增幅相当于之前五年的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保护性耕作专家Josef Kienzle在吉林长春如是说。
由中国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黑土地保护利用论坛23日在长春举行。来自世界多国的数十位农业专家和政府官员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深入交换意见。
以高产著称的黑土地,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多位与会专家证实,目前,黑土地分布区(乌克兰平原、密西西比平原、中国东北平原、潘帕斯草原)都无一例外地因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导致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结构变差。
Josef Kienzle介绍,为了遏制住黑土地退化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过去十年间,在全球18个国家实施了20多个保护性农业项目,这些项目展示出的经济效益也让当地农民乐于接受。
“梨树模式”是中国当前保护利用黑土地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介绍,相比传统的精耕细作,“梨树模式”推行的免耕农作制促进了东北黑土区可持续生产。目前,这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东北黑土区推广逾5000万亩。
七成以上国土面积为黑土地的乌克兰,近年也制定了黑土地保护政策。乌克兰农业专家Mykola Miroshnychenko表示,其中期目标是稳定增加土壤有机质,遏制住退化趋势。目前,乌克兰建设了700多个土壤监测点,密切关注土壤变化情况。
欧盟也在探索新方法保护土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专家Marta Iglesias说,在欧盟的“地平线欧洲”计划中,改善土壤等可持续农业项目具有重要地位,欧盟还提出了“关爱土壤就是关爱生命”的口号。
国际黑土联盟专家佟玉欣说,由于保护性耕作诞生的历史并不长,加之各国农业政策、机械化水平及学术成果不尽相同,导致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足,这种现状亟待改善。
佟玉欣透露,目前,国际黑土联盟已经组织了26个国家的82位专家编撰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的相关报告,相信这份报告将于明年正式发布,并有望成为指导各国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指南。(完) 【编辑:张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