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追寻丨一张90多年前从井冈山上寄出的英文贺年片……

2021-07-14 10:05 ​央视新闻客户端    阅读:2562 

毛浩夫:60年代,我的爷爷毛秉华支援老区建设,放弃南昌工作来到井冈山,从事了50年的党史研究,义务宣传井冈山精神半个世纪。我从英国留学归国后,回到井冈山成为一名新时期的红色宣传员,讲好井冈山故事,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生价值的体现。

△毛浩夫(左)与爷爷毛秉华(受访者供图)

一张90多年前的英文贺年片 一段有血有肉的峥嵘岁月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着一张1922年的英文贺年片。这是参加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斗争的工农革命军陈毅安写给未婚妻的。这张卡片一下子拉近了85后海归毛浩夫与90多年前井冈山上那段峥嵘历史的距离。

△1922年陈毅安给未婚妻李志强的贺年片(图片来源: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毛浩夫一下子就被这张贺年片吸引住了,漂亮的花体字令他印象深刻,也让他主动地想要去了解这位陈毅安烈士的故事,“他在革命生涯里给自己的未婚妻写过50多封家书,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心情却是愉悦的,因为是自由的。太动人了,最终他在小我和家国情怀之间,(选择)为中国革命献出自己的生命。”

△1927年,陈毅安与未婚妻李志强在广东韶关合影。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90年前的井冈山,海归可不稀罕”

如今的毛浩夫,是江西干部学院和井冈山市委党校特聘教师。在工作中,他善于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挖掘、整理井冈山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的英文史料,把那段峥嵘岁月介绍给从世界各国来到井冈山的人听。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苍凉中苦苦求索,有人动摇,有人逃离。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像一盏明灯,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曾有外国朋友听完对毛浩夫说,“中国共产党原来是在这么艰辛的条件下一步步走过来的”。毛浩夫说,无论是有什么信仰,来自什么文化的人,通过走进井冈山的历史,感触最深的就是当年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这种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上井冈山的时候,是处于中国革命的低潮,谁又能想到这条路,这面旗最后能够插上北京天安门。”

△毛浩夫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受访者供图)

毛浩夫现在讲述的故事,也是他从小听到大的。其中听得最多的,是他的爷爷毛秉华。

△毛秉华(受访者供图)

毛秉华,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多年来一直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被誉为“井冈山精神守望者”。在毛浩夫的记忆里,爷爷总是在忙着宣讲井冈山精神,他一直坚持着“一不收讲课费,二不参加观光旅游,三不要纪念品”的原则,从广州讲到北京,从上海讲到西安,还把井冈山精神讲去了香港。

毛秉华离休后跑遍了湘赣两省边界各县的农村,拜访了全国32位老红军和红军后代,收集革命文物21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后,毛浩夫陪着爷爷出发了,“爷爷拉着我一起去做调研,去到井冈山的睦村,睦村通过种果树实现脱贫,果树都是在半山腰种植,爷爷说要爬上山看一看。晚年的时候,哪怕腿脚不方便,还依然能够去付出这么多心力跟精力。”

△毛浩夫(右)随爷爷毛秉华走访调研(受访者供图)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毛浩夫读懂了爷爷,也做出了决定:辞去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追寻爷爷的脚步,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旁人不解,但毛浩夫内心非常坦然:

“继承祖辈的一个事业,从我的个人感情方面我觉得会更有价值。同样一个故事,可能这个故事爷爷讲过,我的父亲也讲过,我也正在讲,可能我们去讲述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加入自己的个人的理解,个人的经历,我觉得这种还是非常非常妙的这种感觉。”

毛浩夫说,90多年前的井冈山上,“海归”可不稀罕。朱德曾留学德国,陈毅、何长工曾留学法国。井冈山还有十几名北大、复旦等名牌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和四十多位黄埔军校生,“比如彭儒,她作为一个女孩子能够在解放前去读过书的,说明家里条件非常好的,但是她跟随部队来到我井冈山,吃不饱穿不暖,你怎么去解释它?毛泽东把红军把井冈山比作熔炉:他只要一进来就被熔化了,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90年风雨,初心不变

2017年2月,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在全域旅游、新型工业、现代农业“三轮驱动”下,井冈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农业绿色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井冈山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3倍。井冈山农高区科创园里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广集省级以上科创服务平台18家,还投资105个亿建设现代农业科创城。

这一切,毛浩夫是亲历者,也是观察者:“井冈山有一个标语:‘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像今天常常所提及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有这种跨越时空的感觉。初心和使命并没有改变,就是为了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毛浩夫和小伙伴们正在开发新课程、上线短视频。传播方式“换新”,井冈山精神的故事也在更新。

“这里的青年人也是一心跟党走的,在井冈山从事红色培训的,一线的都是80后90后。讲好井冈山故事,不仅仅是90年前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我们更应该讲好今天井冈山的故事。”

△毛浩夫在茨坪革命旧址群进行讲解(受访者供图)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5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