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成功研发的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AI)平台“紫东太初”9日正式对外发布,其以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基于全栈国产化基础软硬件平台,可支撑全场景AI应用。
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徐波研究员当天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就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做学术报告,发布“紫东太初”并展示该所最新打造的虚拟人“小初”,对通用多模态大模型的人机对话进行演示。
徐波介绍说,依托面向超大规模的高效分布式训练框架,中科院自动化所构建出具有业界领先性能的中文预训练模型、语音预训练模型、视觉预训练模型,并开拓性地通过跨模态语义关联实现图文音(视觉-文本-语音)三模态统一表示,构建三模态预训练大模型,赋予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多种核心能力。
“紫东太初”兼具跨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与单模态和图文两模态相比,其采用一个大模型就可以灵活支撑图文音全场景AI应用,具有在无监督情况下多任务联合学习、快速迁移到不同领域数据的强大能力。其引入语音模态后的多模态预训练模型,可实现共性图文音语义空间表征和利用,并突破性直接实现三模态的统一表示。
徐波指出,“紫东太初”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包括三大关键技术和六大核心能力。三大关键技术分别是:多模态理解与生成多任务统一建模、面向国产化软硬件的高效训练与部署、多模态预训练模型架构设计与优化;六大核心能力则体现为:多模态统一表示与语义关联、跨模态内容转化与生成、预训练模型网络架构设计、标注受限自监督模型学习、模型适配与分布式训练、模型轻量化与推理加速。
他表示,“大数据+大模型+多模态”将改变当前单一模型对应单一任务的人工智能研发范式,多模态大模型将成为不同领域的共性平台技术,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路径的探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同时,中科院自动化所全栈国产化通用人工智能平台的成功实践,将使人工智能研发的规则发生重大变革,对中国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占领核心技术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紫东太初”打造的虚拟人“小初”,形象展示出不同模态间的互相转换和生成实例,涵盖视频描述、智能问答、图像检索、吟诗作赋、中文续写、双语翻译、语音识别等多个功能。徐波认为,这表明,通过图文音三模态的关联与协同,可以有效提升机器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让AI接近人类想象力。(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