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育龄:做白求恩式好大夫
7月1日,辛育龄获得“七一勋章”,今年100岁的辛育龄与中国共产党同岁。辛育龄开拓了我国胸外科事业,筹建了中日友好医院,主刀首例针刺麻醉下的肺切除手术,做了我国第一台肺移植手术……
由于身体原因,他没能到人民大会堂现场领受奖章,由女儿辛晓梅代领。辛晓梅说:“父亲现在听力不是很好,我们是贴在父亲的耳边告诉了他这个消息,感觉他的目光都变得明亮了,并且还使劲握着我的手,使劲地摇晃。”
比辛育龄小60岁的青年医生马千里曾经握过辛育龄的手,“辛老的手又软又光滑”,似乎不像是战争年代参军行医的手,也不像是一位常年做外科手术的大夫的手。
在面对病人娇嫩的肺部时,辛育龄确实很温柔。在为患者开胸后,辛育龄总会把手套用无菌水洗一下,让手套很滑,在触摸病人的肺时,动作极其轻柔。他说,虽然病人在全麻状态,但医生要像病人清醒时一样对待他,“病人对我们是非常信任的,要不然怎么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呢,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现在医学技术进步,肺部手术可以通过胸腔镜来做,辛老嘱咐说,用卵圆钳夹肺的时候要轻柔,能不夹最好不夹,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时至今日,中日友好医院的胸外科依然保持着这个传统。
1982年,辛育龄被国务院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主持建院工作,并将他所践行的“文明行医,患者至上”确立为办院理念。1984年,中日友好医院开院时,辛老辞去院长职务,甘愿做一名普通的胸外科大夫,一直干到了近90岁,“始终以白求恩精神为我一生的座右铭和旗帜。就是两个字,奉献。”
1937年,在距离辛育龄的家乡100多公里处,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辛育龄参加革命。16岁的辛育龄本想上战场杀敌,没想到参军后被安排在冀中军区卫生部当一名卫生员。两年后,辛育龄被派往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医疗队。在白求恩身边的3个多月里,辛育龄看着他救回了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他在用崇高的思想来完成一项崇高的事业,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觉得如果以后可以做一个像白求恩那样的医生,救死扶伤,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1939年,白求恩在冀中军区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坚持守在离前线最近的地方,以提高伤员救治率。当敌人从侧翼包围过来时,贺龙让警卫员传达命令:一定得从前线附近把白求恩撤下来,“拉也得拉回来”。
当时,白求恩正抢救一位伤员,一颗子弹打进了这位伤员的右腹壁,在左腹壁爆炸。辛育龄回忆说:“给炸了个大窟窿,肠子都流到外边来了。白求恩用煮开过的水把伤口周围大片的血洗干净,然后把肠子放回去,缝住腹壁,缠好绷带。”做完这个手术,白求恩才跟着警卫员撤下来。
不久,白求恩在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他明白自己时日不多,写信给他曾经救治过的伤员和共事过的战友,希望可以再见一面。肠壁被炸了个窟窿的伤员和辛育龄都收到了信,但是当他们赶到时,白求恩已经去世。多年后,辛育龄回忆起这一幕,依旧忍不住哽咽。
新中国成立后,辛育龄成为第一批公派到苏联学习的留学生之一,他传承白求恩的衣钵,学习胸外科,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学成归来后,辛育龄主动请职到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现北京胸科医院),开创胸外科。
1970年,辛育龄拿自己做实验,确认针刺麻醉的镇痛效果后,主刀首例针刺麻醉下的肺切除手术,此后,他用针刺麻醉做了1400多例肺切除手术,成功率高达98%,令国内外同行赞叹不已。与此同时,他也丰富了做肺结核手术的方法。
辛育龄的学生、后来成为北京胸科医院院长的傅瑜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回忆说,辛育龄非常注重对青年医生的培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辛育龄要求他的学生们学外语,目标是以后出国不需要带翻译。
正是因为辛育龄的要求,傅瑜自学日语并于1983年到日本留学,为后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此外,辛育龄还主张开设英语班,安排医生们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学英语。
傅瑜回忆说,辛育龄在北京胸科医院工作期间,工作日基本住在医院里,一星期只回家一两次,夜里的抢救手术他也经常参加。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中日友好医院成为定点收治医院,时年82岁的辛育龄作为医院的首席专家,参与了每一位重症病人的会诊工作。
辛育龄功绩卓著,但生活简朴,出席国内外大小会议,仅有一套西装。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主动捐款1万元,又缴纳特殊党费1.2万元。在85岁高龄时,他还亲自为年轻党员讲党课,让白求恩精神薪火相传。
为了让辛育龄的精神在年轻医务工作者中代代传承,2015年,中日友好医院专门设立了辛育龄青年奖,马千里是第一届获奖者。
马千里曾请辛老在刷手服上写一句寄语。辛育龄用有些颤抖的手写下:“做白求恩式好大夫”。(刷手服是医院手术室服装,医生护士在进手术室时会换上除菌的刷手服。刷手服一般为绿色——记者注)
如今,为党的健康事业工作了84年的辛育龄,反应已经有些迟缓,甚至无法清楚地说话。但在他的耳边说起白求恩时,他会指一指自己的胳膊,那里有一块疤痕,是白求恩给他做手术时留下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