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6月20日电(记者 冯志军 艾庆龙 杨艳敏)在叮叮当当的打铁铸刀声回荡八百余年后,曾经叱咤江湖数百年的甘肃“保安腰刀”锻造技艺陷入依靠官方进行抢救性保护的困境。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保安族腰刀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无数以此为生的手艺人亦遵循“祖辈传承”。
6月中下旬,一场在近年常态化举行的“发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技能竞赛”,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举行,数十名“保安腰刀”锻制手艺人希望通过此途径,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这项逐渐萎缩的民族传统技艺创新发展中来。
图为2021年“发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技能竞赛”现场。 杨艳敏 摄“将这些长期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诸多讲究的传统手艺‘秘密’主动公布于众,实属无奈之举。”40岁的“保安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马尕主麻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基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数百年来“偷师尚不可得”的腰刀锻制技艺正日渐凋零,希望敞开胸怀引年轻人“一探究竟”。
保安腰刀与维吾尔族英吉沙刀、阿昌族户撒刀并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据《积石山县志》记载,保安腰刀是由于聚居于该县大河家乡的保安族人民擅长打刀技术,所产刀具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作为生活用具和别致的装饰品,深受西北各族人民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在中国传统的“十八般兵器”里,排名第一的即是刀。积石山县是中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保安族因刀而得以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据保安族不少民众忆述祖辈训导称“该族祖先曾为蒙古远征军铸刀,而技艺精湛”。
据史料记载,保安族定居至积石山后,受生活条件影响,其腰刀在用以自卫的同时也具有了商品属性,于是开始用腰刀交换牧民的牛羊和其他日常用品。从此,保安族腰刀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时候,不仅打铁铸刀声昼夜不歇,保安腰刀手艺人的收入也远高于彼时的工人和干部。”经历过“独门手艺昔日辉煌”的马尕主麻自称自己是“被迫入行”。他说,在其父亲的威逼利诱下,最终还是继承了这项“祖业”,虽然辛苦但收入可观,只是这份“安逸”被近年良莠不齐的铸刀手艺所打破。
马尕主麻说,商品社会的形成伊始多追逐“价廉”优势,当地有不少手艺人信奉“以量取胜”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保安族腰刀品质,长此以往造成了“品贱伤艺人”的情况,除了“自砸招牌”的部分手艺人被迫关门外,也有入不敷出的手艺人无奈退出。
图为2021年“发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技能竞赛”颁奖现场。从记忆中鼎盛时期“打铁铸刀”的1400多户,骤降至目前不足400户……不到20年的行业萎缩速度,也并未令马尕主麻心灰意冷。他说,他所接触了解的市场需求足够一代人作为一二十年的“缓冲期”,这也可能是“保安腰刀”锻制技艺的涅槃重生。
“从与民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衍生而来,保安腰刀未来发展也需要返璞归真式的‘回归大众生活’。”马尕主麻表示,随着家宴日渐成为最高的待客之道,未来将瞄准餐厨生活供需,让一把把经过千锤百炼、削铁如泥的“保安腰刀”最终实至名归。
相较于“权威传承人”的乐观,官方仍延续着近年不遗余力地抢救性保护。当地通过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持续加强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录制“刀在传承”电视纪录片,成立积石山县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传习所,设立保安族腰刀销售展厅和记忆展厅等途径,为“保安腰刀”锻制技艺提供“安身之所”。
积石山县非遗中心主任关桂兰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保安腰刀目前多以家庭式的小作坊进行发展和传承,无法较快形成规模化发展,加之其属于管制刀具范畴,销售市场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随着近年来保安腰刀手锻制艺人逐渐减少,以及其所带来的收入相对较少,年轻人便不大愿意继续从事这件事,传承堪忧。
“这项技艺最早是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迁,现在更多是作为民族工艺品出现,而如能更好地‘回归’到大众厨房中,对于其发展则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需要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她说。(完)
【编辑: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