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犀利哥”“奶茶妹妹”“233”等名人和热词的诞生地——猫扑关闭发帖后多日才引发讨论
近日,作为一代人青春回忆的知名网络社区@猫扑发布公告称,为了防止垃圾信息泛滥,已于2021年4月20日起正式关闭发帖功能。4月底有媒体报道了该消息后,猫扑的“前世今生”才在网上引起了讨论。一时间,很多中年网友发文表示,不得不感叹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痕迹都不怎么留下。更多人怀念猫扑诞生的那些古早网络名梗,包括“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犀利哥”、“芙蓉姐姐”、“233”等,感慨爷青结(我的青春结束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70后80后当年热衷闲逛的网络社区
70后、80后应该不会对猫扑陌生,这可是曾经人气最热的网络社区之一。
据资料显示,猫扑建立于1997年10月,那会正是互联网发展的蛮荒期,那时没有宽带、没有3G/4G网络,只能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可以说,它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从萌芽到如今繁荣的整个过程。
据悉,早期的猫扑作为游戏垂直社区,并不像其他BBS平台区分版面,而是将所有帖子集中起来,发布于同一界面,这使得阅读十分集中,而且这种独特的集中式信息流,后来成为猫扑广为人知的“猫扑大杂烩”的鲜明特色。这种形式很适合论坛的阅读,也更聚集人气和内容,随着闲聊的内容增多,猫扑成功转型为综合性论坛。
其后的发展中,它拥有注册用户1.3亿人,是汇集视频、娱乐新闻、文学、汽车等内容为一体的娱乐资讯聚合移动新媒体。
一时间,猫扑聚集了数不清的各行各业的人才,让猫扑成了当时许多互联网文化的输出地和加工地,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娱乐性最活跃的社区。
记者看到,不少中年网友看到猫扑发文要关闭发帖功能后纷纷感叹不已。有网友说,真的是网络时代的印记,一代刷新一代,“读书的时候,天天刷大杂烩,左边一小排帖子名字,右边大界面阅读,可开心了”。还有网友说,“唉,我的青春啊,2G网的手机,在学校宿舍晚上不睡觉,刷文字版猫扑”,“猫扑,天涯,网易论坛,新浪聊天室,千千静听……玩过这些的都小四十岁了吧”,“不止玩过,孩子爸都是在猫扑上遇到的”。
还有些年轻人压根没听说过猫扑,“原来以为是猫扑长大了变虎扑了呢”。
这里诞生了许多“草根网红”
其实当年猫扑制造出了诸多“草根网红”,可谓早期网红的孵化器,而且一些早期的网络热词、表情,也是从这里流行起来的,有些甚至沿用到现在。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列举了自己那些年用过的猫扑热词,包括“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的说”、“挂科比不挂柯南”等热梗,其中最红的莫过于现在还在被广大网友使用的“233”(猫扑表情233号,是一张捶地大笑的表情,网友用233来表示哈哈大笑)。
另外,大家熟知的“犀利哥”、“芙蓉姐姐”、“奶茶妹妹”等都是从猫扑火起来的。有网友回忆说,还记得自己在逛猫扑时,看到“奶茶妹妹”章泽天照片的第一眼,“惊为天人。”还有网友说,“犀利哥,2010年在深圳上班时看到过这个新闻,我的天,11年过去了。”
除此之外,叫兽易小星、筷子兄弟等这些随着猫扑成长起来的网络红人,至今仍活跃在互联网上。
没跟上时代脉搏的第一代BBS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据业内人士指出,2012年是互联网内容产品的时代分割线。 随着大屏智能手机流行,移动互联网逐渐取代PC成为主要流量入口,以新浪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碎片化阅读、自媒体崛起,网络用户的选择越来越多了,第一代BBS的魅力江河日下,没跟上时代脉搏的老产品注定逃不过被用户抛弃的宿命。
耐人寻味的是,有网友感慨说:“猫扑15日就发布了关闭发帖功能的公告,28日报道才纷纷出来,连热搜好像都没挂上,不得不感叹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痕迹都不怎么留下。”如果不是报道出来,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忘记这个曾承载无数人青春和回忆的网络社区了。
有网友表示,其实当95后、00后成为互联网核心用户后,70后、80后扎堆的互联网产品们就开始不约而同被时光化成了前浪,“北猫扑南天涯”走向落寞,红极一时的贴吧也沉寂了,虎扑活成“直男桃花源”。
社区文化永远有它的生命力
记者看到,网上还有一位于2007年至2014年在猫扑工作的前员工发表文章认为,猫扑网陨落的内因是原创能力的下滑,社区文化的流失,“2006年之后的猫扑,原创内容的比例开始急剧下降,原创能力逐渐下滑,其根本原因,就是优质的原创用户纷纷流失。
其实,这些年,不少社区文化平台在陆续离开大众视线,比如之前很风靡的开心网、人人网等,开心网兴起的核心是抓住了当时的“白领人群”,一度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而人人网2011年于纽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达到55亿美元,最终也随着用户脱离校园,逐渐被淡忘。这两个社区平台在后期发展中没能“破圈”,逐渐在流量迁移中失去了发展机会。
虽然BBS等早期论坛形式被唱衰成为主流,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猫扑还是天涯等,作为社区文化的代表,平台内用户的价值体系及独特文化氛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现在内容的传播形式及展现方式出现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但本质并未改变,社区成长仍倚重优质内容,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新平台涌现。但无论如何,用户间的彼此认同,仍会是社区文化的主基调,社区文化永远有着它的生命力。
孔小平 【编辑: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