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 高考发烧三天 头晕眼花还是把题答完

2021-06-13 10:21 新京报   叶攀  阅读:4037 

  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 高考发烧三天 头晕眼花还是把题答完

  1959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魏复盛 男,83岁,1938年1月19日出生于成都简阳,环境保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

  1959年夏天,在高考的考场上,魏复盛忍着发烧头疼的不适,一笔一画答完了试卷上的每一个问题。

  当年,魏复盛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录取。因为高中一些课程没上,上了大学的魏复盛有点自卑,但他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大学机会,改变自己,下苦功夫,迎头赶上其他同学。

  1964年,他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继续从事环境领域研究。1997年,魏复盛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获得首届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

  回看那些年,魏复盛认为高考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但是他更觉得之所以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是因为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赶。“也正因为大学里一直勤奋努力,学校才给了我留校的机会,继续研究化学,我也根据当时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逐渐走上了环境保护的研究领域。”新京报记者 汪畅

  高考三天都在发烧

  新京报:高考前你在做什么?

  魏复盛:在邻近的一个县里采煤、采铁矿,炼钢。1959年春,县委下通知让全体应届生回去复课,说高中生是人才,回学校继续学习,准备高考。

  剩下的时间不多,高三课程根本学不完,学校就说有些课程不学了,直接选文理科。我当时选的是理科,我利用一切时间复习、做题。我炼钢的时候体重是130斤,回来复习准备高考,一下子降到了100斤,整个人变得很瘦。

  要启程去高考,我就带了一支灌墨水的钢笔,还有两本理科的书。

  新京报:回忆一下高考的整个经过。

  魏复盛:高考那三天,我们在成都考试,所有学生一起坐车去成都,然后住在成都饭店里,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宿舍之类的概念,我们直接打地铺。

  到了考试第一天早晨,我开始觉得不舒服,整个人发热、头疼。老师给我量了体温,说我发烧了,给我吃了退烧药、止痛药。高考考了三天,我也发烧了三天,坐在考场上有点头晕眼花的,但还是把题目答完。

  新京报:没有担心自己会因为生病发挥失常吗?

  魏复盛:没有,我那时候什么都不想,觉得一定要坚持下来。考完试,我们同学之间也对了一下答案,但是也不会深究,还是要让自己尽可能保持平常心,争取考得好一点。

  新京报:为什么报化学专业?

  魏复盛:我们当时可以填好几个志愿,我其实也不懂,就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和推荐下填了几个学校和专业。

  9月到中国科技大学报到,大学的老师才和我说,要把我分到化学专业,因为原本填报的专业涉及物理和数学,而我高考偏偏那两门没考好,化学倒是考得不错。当时根本不会想那么多,国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努力去学习,努力去适应。

  只是因为想读书

  新京报:你出身于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重视学习吗?

  魏复盛:不重视。我们弟兄姊妹一共7人,只有大哥被父母送去读书了,理由是家里需要有个识字的人。我到了七八岁时,跟父母说想上学,父母不让,当时家里也很穷,拿不出那个钱来。后来私塾里的老师听说后就免费收我进学堂。新中国成立后,私塾停办,国家把我放到小学去插班,读了三年级,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去考个初中,我还是想读书,最后是考上了。

  之后我一直继续考学,直到考上大学。

  新京报:上了大学有什么感受?

  魏复盛:上了大学,其实有点自卑。我们高中因为炼钢,有很多课程没上,考的分数都比大学的其他同学低。上大学的时候,同学天天说,这个学过,那个也学过。好多知识点,我们都没学过,听都没听说过。我那个时候的感觉是,自己是不是不行了。

  新京报:后来是怎么改变的?

  魏复盛:我后来想,我花了这么多努力,老师这么培养我,都来到了首都,不能放弃。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开始改变自己。上课的时候我都坐第一排,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听清来龙去脉,并且做好笔记,然后再根据学校的参考书来复习。那个学期末,我的考试成绩就不错,我觉得我掌握了大学的学习方法。

  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赶

  新京报:高考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魏复盛:应该说是影响了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但是我之所以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是因为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赶。也正因为大学里一直勤奋努力,学校才给了我留校的机会,继续研究化学,我也根据当时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逐渐走上了环境保护的研究领域,后来还当选为院士。

  新京报:你觉得今天的高考和当年的高考是一样的吗?

  魏复盛:总的来说,我觉得现在进步了很多,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了,社会阅历也多,眼界也高。不过现在投机取巧的人也多,比如高考猜题,唯分数论,不像我们当时,比较实在,就是踏实地掌握某个知识点。

  新京报:你觉得在今天,什么样的素质是学生必备的?

  魏复盛:有创新思路,既敢想,也敢做。

  新京报:有什么话想对现在的学生说吗?

  魏复盛: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必能成功。 【编辑:叶攀】

2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