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兰州农民企业家家乡植绿30载:自掏千万元引领乡村振兴

2021-06-12 09:40 中国新闻网   姜雨薇  阅读:2585 

  中新网兰州6月11日电 (记者 崔琳 艾庆龙)在过去的30年里,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民企业家方正龙将自己辛辛苦苦打拼挣来的几千万元巨资,无偿投放到家乡建设上,从购买树苗带领全村人植绿,硬化道路,到劈山整地盖楼,建设观景台……他让30万株树木遍布“石头山”,让整村村民住上了新农舍别墅,为当地开辟了一条发展旅游业增收的新渠道,提起他,村民都敬佩他在村里操的心比家中多得多,也因此有了“绿化荒山的愚公”之说。

图为方正龙给记者介绍他30年植绿情况。 崔琳 摄 图为方正龙给记者介绍他30年植绿情况。 崔琳 摄

  方正龙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所在村子九池泉村是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堡子村的一个自然村。由于山大沟深、干旱少雨,这里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昔日村民生活穷困潦倒,他们家也不例外。为了生活,方正龙15岁时就开始务工干活。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访九池泉村看到,这里绿树成荫,草木旺盛,水井里都冒出了甘甜的地下水。方正龙接受采访时讲述,上世纪70年代末,他开始创业搞建筑工程,成了“万元户”,但想到儿时玩伴、村民连打水都要排长队,最困难时期,还饿着肚子在地里干活,内心深处不禁萌生了改变家乡面貌的念头。

  多年的打拼,让方正龙意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事业有成的他,首先在90年代出资为村里盖了一所学校,并为村民修建了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礼堂。随后,方正龙将改变家乡的目光转向了绿化,开展植树造林。

  “一棵树就是一个蓄水池,我想通过种树,让这座大洼山绿起来,让水流起来。”方正龙说,一次不经意的科普让他有了上述想法。刚开始植树时,也有不同声音,有村民们认为种树妨碍了羊上山吃草,他就不厌其烦地向村民解释过度放牧致植被缺失,山坡裸露,水位下降的危害。

图为村民住上了方正龙为他们盖的别墅。 崔琳 摄 图为村民住上了方正龙为他们盖的别墅。 崔琳 摄

  此后,他坚持自费四处拉树苗上山,甚至从自己的工地上捡下一棵树,都要用汽车连同水管和水一同拉上来,不算成本,只要树活就好。

  与其同村的村民方正明说,“以前骡子、羊把山吃得没有草,人们一度吃不上水了,在方总的带领下,荒山有了绿树,百姓吃水不愁了,也越来越理解他了,很多人都参与到植树中来,方总还给大伙发工钱。”

  30年来,方正龙累计投入绿化资金450万元,在大洼山上植树30多万株,并修建了1座500立方米的蓄水池用以浇灌林木。如今,村民又在他的带领下开始种植松、柏、槐等观赏类树木,为日渐有起色的乡村旅游打基础。

  2008年受汶川大地震影响,部分村民房屋出现险情。从事多年建筑施工的他,深知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居住的危险,便邀请地质、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到村里进行勘查论证,并与村干部开会共同研究商量办法。最终,经过多方求证和相关部门的批准,2010年开始,方正龙投资2000余万元开始实施九池泉地质灾害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工程。

  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他坚持每天上建设现场,从规划放线到每栋楼房基础开挖都要指导,严把质量关,为46户受灾群众每家建造了一栋面积200平方米、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二层楼房。同时,完成了上水泵站、给排水管道、小区道路、环境绿化等配套工程,有效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

  就这样,新农村建成了,住房改善了,方正龙又有了新打算。这几年,他带领村民成立农业合作社,开始发展百合等特色产业,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和度假游等于一体的新型农村经济。

  “以前,我们村子里的山光秃秃的,羊牲口一过,就起了尘土,每次下大雨,水一流,就把泥土带到山下。现在,我们都住上了别墅,也有了产业,我们村还被评为美丽乡村生态村,日子有了盼头。”村民朱佩英如是说。

  在方正龙的无私奉献下,九池泉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兰州好人”、兰州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甘肃脱贫攻坚年度十大人物奖”等称号。(完)

【编辑:姜雨薇】
3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