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李纯)中日友好医院8日在北京举行器官移植工作记者会,介绍该医院的器官移植和捐献工作。医院副院长刘勇在会上表示,器官移植已纳入该院“十四五”规划中,准备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国家级大器官移植中心。
刘勇介绍说,器官移植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这项技术自问世以来拯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明之一,也是目前拯救器官衰竭患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器官捐献、移植工作成效显著。从数量上来讲,中国的器官移植目前居全球第二位、亚洲第一位。从移植的质量来看,器官移植受者的一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刘勇表示,中日友好医院是国内少数具备四大器官(肝、肾、心、肺)移植资质的医院之一。医院高度重视器官移植工作,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四大优势学科集群之一。目前该医院已成立包含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重症、病理、检验等多学科的院级器官移植中心,由分管院领导担任中心主任。
刘勇指出,器官移植工作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必须利用另外一个人的器官才能完成手术,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中日友好医院也成立了自己的协调员团队,依法依规开展器官捐献工作。2018年1月,医院成立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由分管院领导担任中心主任。“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开展了73例器官捐献,产生的器官有232个,拯救了232名生命垂危患者的生命。”
今年6月11日是第五个“中国器官捐献日”。刘勇说,我们一定要特别感谢这些器官捐献者和他们的家人,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才使器官衰竭患者获得了重生的希望,让生命在大爱中延续。“在此,让我们向所有的器官捐献者和他们的家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另一方面,中日友好医院普通外科主任杨志英表示,目前限制肝移植工作的主要瓶颈在于“捐献的供体相对于等待移植的病人来说的短缺”,很多病人最终得不到合适移植的肝脏。又有部分捐献的肝脏因为一些原因,比如有重度脂肪肝、原发肝脏疾病、血行感染等,这样的器官都是不能应用的,使器官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以及以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希望通过新的技术手段,通过体外脏器功能的修复,使这些脏器由不能用变成可用,使脏器的供应增加,使更多的病人能得到治疗。”杨志英说。
“目前来讲,我们国家整个器官供需仍然非常紧张,现在供需矛盾是1:4。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器官捐献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离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刘勇指出,器官移植作为四大优先发展学科群之一,纳入到该医院“十四五”规划当中。“我们准备在‘十四五’期间从目前院级器官移植中心,要打造国家级大器官移植中心。”
他还提出,要加强器官移植的临床服务能力和学科建设;大力开展活体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儿童器官移植等工作;加强器官移植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推动科学研究产生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并转化到临床中,指导提高器官移植的临床技术能力。
“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每一例移植背后都有一份捐献者的大爱付出。作为医者,唯有一心施救,才能不辜负这样的大爱。”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梁朝阳表示,我们仍然处于供体相对短缺的时代,客观条件无法满足全部的肺移植需求,对于仍有机会保守治疗的患者,也不宜过早实施肺移植。
梁朝阳也指出,更加值得注意的误区是“以为要到最后一刻才来寻求肺移植”,这样造成的后果不仅使医疗团队付出额外艰辛的努力进行“抢救性”移植,耗费宝贵稀缺的医疗资源,同时很有可能等不到匹配的供体。即便获得供体,移植的成功率和远期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掌握好这样一个平衡,根据个体化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接受移植评估和手术,显得尤为关键。”(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