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余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大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权改革,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
在渝水区开展“党建+两资清理规范”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产核资,摸清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家底”,为全域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农村产权改革整市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全市乡镇(街道办)、村(管理处)、组三级集体资产总额达39.48亿元。共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人数815339人。412个村全部完成折股量化(含份额化),改革时点共量化资产总额12.4亿元。全市100%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并制定集体经济组织章程;100%的村完成登记赋码,申领组织登记证书,开设银行基本账户,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2020年,全市行政村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达100%,20万元以上的近30%。
同时,在渝水区搭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确保集体性资产及土地资源等各项关于农村产权要素对外流转必须到产权交易中心进行,确保公开透明。中心已累计成功交易43笔,成交金额超过2600万元,提升了集体资产的价值,让农民增收、村集体受益。
▲在仙女湖区河下镇浒溪村,稻虾生态种养殖基地与村庄、河流、山脉相映成趣,生态优美。
土地流转,探索产业规模化经营新模式
新余市落实农户土地承包权,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市确权颁证面积85.75万亩,承包经营权证颁证率95.9%,土地确权让农户吃了“定心丸”。
在完成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推进农地“三权分置”,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整村、整组、整片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种养大户,积极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目前,全市农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49.6万亩,流转率57.25%,位居全省前列。
为使土地流转成效行稳致远,我市加强对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市、县、乡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承包合同管理,建立完善市、县、乡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
▲经过土地流转,莲藕种植户开启了产业规模化经营新模式。
金融支持,走出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子
积极推进招商引资、“三争”及项目引进等工作,2020年洽谈、联系招商引资项目44个,已申报进资项目8个,共引进资金2.43亿元。组织申报国家部委资金(项目)7个,省直部门资金(项目)19个,已争取项目资金1.167亿元。向市农发行组织申报各类乡村振兴项目34个,申报融资总额132.52亿元,其中12个项目获得审批放贷,涉及金额55.95亿元。
全力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工作,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20年新增贷款2.19亿元,累计放贷20.4亿元,支持农业经营主体5113家,带动农户2.4万户。
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等改革工作,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入金融“活水”。
深化农垦改革,全市三个国营垦殖场都组建了国有资本投资营运公司,南英垦区以土地入股、保利集团以现金入股的形式组建渝水区南英农垦集团公司。南英垦殖场生态循环农业小镇和介桥垦殖场麻纺小镇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