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6月5日电 题:国网青海电力:三江源4000多个“人工鸟巢”实行一体化管理
作者 杨宝珠 祁绣娟
“这基塔上也有鸟!回去给老班长打个电话,告诉他最近在咱这儿筑巢的鸟儿又多了。”日前,在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拉线408号塔下,青海电力检修公司“唐古拉之鹰”电力天路运维班班员张兴宇透过望远镜,看到安装在铁塔安全平台上的人工鸟巢里有幼鹰探出毛茸茸的脑袋。张兴宇口中的老班长是电力天路运维班原班长王辉,也是人工鸟巢的发起人。
同一时间,500多千米外的玉树10千伏隆宝代三线78号杆下,玉树供电公司线路运维人员才仁文措看到雄大鵟“旦增”和雌大鵟“拉姆”飞回了他亲手安装的人工鸟巢中。
图为国网青海检修公司员工在青藏联网工程线路铁塔上加装的人工鸟窝中成功孵出了幼鹰。 朱毅然 摄“违建”置换“安居房”
2011年12月9日,青藏联网工程正式投入运行,青海电力检修公司“唐古拉之鹰”电力天路运维班组建完成。从那时起,王辉和同事们就扎根高原,守护着这条青藏电力大动脉。
“线路投运不久,发现有鹰在铁塔上筑巢。这些大型鸟类的活动有时会导致线路跳闸。”王辉说,试过迁移鸟巢、安装驱鸟器等,但成效都不大。
随着在线路上筑巢的猛禽越来越多,柴拉线跳闸现象变得频繁起来。
“在铁塔安全平台上给它们撘个窝吧,免得它们自己随意乱搭。”一名班员提议。王辉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于是立即向青海电力检修公司相关管理部门汇报,并和当地林业部门沟通。
得到林业部门认可后,王辉和同事们开始尝试搭建人工鸟巢。
“安居房”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鸟儿开始在人工鸟巢里筑巢。
图为人工鸟窝中成功孵出幼鹰。 朱毅然 摄“旦增”和“拉姆”再次来到巴塘草原
5月的巴塘草原迎来了大鵟、猎隼等猛禽,准备寻找适合筑巢的地方。
今年,雄大鵟“旦增”和雌大鵟“拉姆”又回到了巴塘草原。
“在巴塘草原,把鹰中较大的叫鵟,比鵟更猛的叫大鵟。”才仁文措说。自2015年成为一名线路运维人员以来,才仁文措在巡线时常常看到大鵟在电杆顶端筑窝,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清理鸟类排泄在横担绝缘子上的粪便和衔放在杆塔顶端的异物。这些都是会影响线路运行的安全隐患。
2017年年初,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印发关于在三江源地区试点实施“生命鸟巢”项目的通知。才仁文措和同事在征求隆宝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专业人员意见基础上,定制了竹制鸟巢。
在一次巡线过程中,才仁文措突然发现有两只大鵟从人工鸟巢里探出了头。才仁文措欣喜若狂,给鸟巢里的两只大鵟分别起名叫“旦增”和“拉姆”。
2018年9月,借着线路停电检修的机会,才仁文措和同事又在负责运维的电杆上安装了几个人工鸟巢。
图为在青海玉树隆宝自然保护区10千伏线路上加装的人工鸟窝中成功孵化出了大鵟幼鸟。 徐晓韬 摄一体化管理建出“鸟厦”数千间
“已经将人工鸟巢加装工作列入了今年的线路运维计划。这项工作将与技改工作同步推进。”2019年3月21日,在国网青海电力设备部,输电运维处处长张永胜与该公司“生命鸟巢”项目负责人陆园园沟通项目具体进程。
从2017年起,国网青海电力先后在可可西里、玉树、果洛地区试点“生命鸟巢”项目,并取得了实际效果。
随着“生命鸟巢”项目越来越成熟、成效越来越显著,该模式具备了在整个三江源地区甚至全省类似区域推广使用的条件,但资金、人员、统筹协调等问题成了项目发展的瓶颈。
2018年,陆园园与张永胜提出对人工鸟巢实行一体化管理。2019年3月底,国网青海电力决定将“人工鸟巢”项目列入该公司线路运维计划,实行一体化管理。
如今,青海三江源地区的“生命鸟巢”数量已达到4572个。(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