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哺乳自由,不独是母亲节的重要议题,儿童节也同样应景。据媒体报道,就在“六一”当天,1.6平米大小的移动母婴室进驻深圳地铁站。哺乳、换尿布、喂辅食等这些带娃出门的父母几乎都会遇到的头疼事,都能在这里暂时得到解决。
对于移动母婴室“小块头”在人潮中的出现,网络上自然是一边倒的点赞和肯定,但这种点赞和肯定又多少让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关于设置更多母婴室的提议,早已是“古早”新闻,而关于母婴室缺失的调查,也在多个节日的节点被投以关注。新的地铁线在各个大城市里不断延伸,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拔地而起,而对于使用面积可能不超10平米、基础版建设费用不过数万元的母婴室,我们的讨论以及讨论所指向的现实语境似乎却一直停留在原地。
我们的城市到底有多缺母婴室?有研究机构于2019年3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在地图上标注的母婴室数量为2600多间,而同一时期,仅日本东京一座城市的母婴室数量就达5092间。如果以城市新生儿数与母婴室数量之比来对比每间母婴室的负担,那么北京是东京的数十倍。一线城市尚且如此,或可推测二三线城市母婴室的惨淡状况。
母婴室的惨淡,除了数量少之外,环境质量和管理也不尽如人意,不少成为摆设或形象工程。至于在这个小空间内考虑鼓励男性参与育儿的设计,就更是奢谈了。
每一个母婴室,不过是地图上显示的一个小图标,也不过是数据统计中的那一竖,但这背后却是不少中国父母尤其是女性无法回避的育儿和哺乳事实。我们不能在大部分女性都已经接受了母乳最优的伦理后,却要让其在母职实践中频频遭遇公共场所哺乳尴尬等不佳体验。
母婴室当然是为了解决公共场所的母乳喂养等问题而存在的功能性空间,但更是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全面三孩”的政策背景下,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被列为重要命题,那么更加关注女性作为生育主体的生命体验和育儿实践也自是必然。或许,“生育友好=女性友好”“母婴室缺失=人性关注的缺失”这样的计算公式,想要传递的也是同样的意涵。
从“全面二孩”到“全面三孩”,我们的生育政策连同社会的育儿观念都在发生变化,作为政策承载和观念展现的公共空间和社会场所,也应有所联动,以对母婴更为友好的变化回应社会关注。加强母婴设施建设,推进公共空间的生育友好,不仅要尽可能让作为母亲的女性实现公共场所“哺乳自由”,也该让儿童实现“如厕自由”,让“爸爸带着出门的女儿”和“妈妈带着出门的儿子”都能找到第三卫生间,坦然如厕。带娃哺乳或如厕的体验虽然太过日常和琐碎,但人们正是通过这些细微之处来感知环境的变化,意愿的评估与决策的制定也都无法与这些体验完全剥离开来。
就我们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社会文明水平而言,建设母婴友好型社会,对于一地来说应该不再是一道选答题。而就母婴室的建设实践来看,如何答好这道必答题,可量化的部分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不可量化的那部分才是关键,比如对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人的关怀。
希望“哺乳自由”和“如厕自由”不再成新闻,不再因同样的原因出现在之后的特别节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