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以琴结缘,制琴为业,泡桐促成的爱情如此浪漫

2021-05-28 11:23 中国新闻网   于晓  阅读:4758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以琴结缘,制琴为业,泡桐促成的爱情如此浪漫

  中新网开封5月27日电 题:以琴结缘,制琴为业,泡桐促成的爱情如此浪漫

  中新网记者 韩章云 田雨昊 李贵刚 李超庆

  初夏时节,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已被泡桐萌发的新绿所包围,村子周边大面积栽种的泡桐树横成排竖成行,林繁叶茂宛如一片绿色海洋。

  兰考多泡桐,因20世纪60年代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群众战风沙所植。几十年后,黄河故道沙土中的泡桐千倾澄碧。

图为徐亚冲和卫晨欣小两口在工作室制琴。 韩章云 摄 图为徐亚冲和卫晨欣小两口在工作室制琴。 韩章云 摄

  成材后的兰考泡桐,木质疏松适度、不易变形,板材透音性能好、共鸣度高,被发掘制成琴瑟、琵琶等民族乐器,制琴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防风固沙的泡桐树成了“摇钱树”。

  雅乐清音传天下,一丝一弦改写着兰考人的命运。还有年轻人在一丝一弦中缔结姻缘,成就事业。

图为徐亚冲在打磨古琴。 韩章云 摄 图为徐亚冲在打磨古琴。 韩章云 摄

  琴声引来“金凤凰”

  一踏入徐场村,丝丝缕缕的琴声就从村中飘荡开来,循着丝竹声往村里走,以家庭为单位的民族乐器作坊顺着村道一字排开。

  一座古朴的农家小院门口悬着“墨武琴坊”的店招,这里就是徐亚冲和卫晨欣小两口的家。

  一个善斫琴、一个通音律,徐亚冲和卫晨欣因琴结缘成为当地一段佳话。

图为徐亚冲和卫晨欣在自家小院里散步。 韩章云 摄 图为徐亚冲和卫晨欣在自家小院里散步。 韩章云 摄

  说起初相识,妻子卫晨欣说:“一切都是缘分。”

  2017年初夏,在西安创业开办古筝工作室的卫晨欣为兰考当地民族乐器生产厂商直播带货,得知徐场村有许多制琴作坊就前往参观。

  一处小院里飘出的古琴声吸引了卫晨欣。这个小院便是“墨武琴坊” 。

  “觉得琴声好听,小院很美,就走进来参观。”卫晨欣回忆说,她希望在小院里拍张照片,屋主人欣然应允。但屋主人不会用手机传照片,就委托自己的二儿子徐亚冲给她传。

  “太忙忘了传、手机内存不够要清内存、家里断网了……拖了几天才把照片传给卫晨欣。”徐亚冲说。

图为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里以家庭为单位的制琴作坊。 韩章云 摄 图为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里以家庭为单位的制琴作坊。 韩章云 摄

  琴筝和鸣传佳话

  一来二去,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通过网络逐渐熟悉起来,但真正拉近两人距离的是琴,徐亚冲笑称两人是“伯牙遇子期”。

  卫晨欣从事古筝教学工作,而徐亚冲家中是制琴作坊,他本人也是技术娴熟的斫琴师。尽管一个在西安繁华都市,一个在河南兰考的村庄,但是琴和音乐让两个人有聊不完的话题。慢慢地两个年轻人坠入爱河,卫晨欣毅然放弃西安的事业,去年嫁到了徐场村。

  那个曾经吸引她驻足的美丽小院成了她的家,热情帮她拍照的屋主人成了她的公公,迟迟传不了照片的小伙子成了她的丈夫。

  结婚以后,徐家古朴的小院里时常上演琴筝和鸣的美好画面,徐亚冲抚古琴,卫晨欣弹古筝,常常引得参观者驻足聆听。

  小两口更多的是一起经营家里的古琴生意。徐亚冲制琴时,精通音律的卫晨欣就在一旁帮助试音、调音,为了制一把好琴,两人总是要在工作室精心打磨很久。无数个深夜,小院里亮着的那盏灯,照亮的是小夫妻俩奔向美好生活的路。

  前不久的2021中国品牌日活动上,徐亚冲和身怀六甲的卫晨欣带着自家的古琴参展,与各路客商洽谈,开辟更广阔的市场,这也是小两口的心愿:为自家的好琴觅知音,让更多人听到“兰考好声音”。

  对于现在的生活,小两口表示很满意。

  “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制琴是我热爱的事业,又因为琴遇到了知音般的妻子,就连家里栽种的泡桐树,都成了我们的‘绿色银行’。”徐亚冲说,这是他家的变化,更是兰考欣欣向荣的缩影,“我们会用工匠精神制好每一把琴,奏响美好生活新乐章。”

  卫晨欣也在朋友圈写道:美好的婚姻和事业需要双向奔赴才会蒸蒸日上,有所爱之人,有所忠之事业,她很幸福。

每年四月,一簇簇如铃铛一样的淡紫色泡桐花便会如期开放在兰考大地。 李超庆 摄 每年四月,一簇簇如铃铛一样的淡紫色泡桐花便会如期开放在兰考大地。 李超庆 摄

  兰考新乐章

  风沙、盐碱、洪涝曾是兰考“三害”,焦裕禄书记去世前仍深深牵挂,“我活着没有治好兰考的沙丘,死后希望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下,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兰考终于风沙不再。近年来,通过实施泡桐苗圃种植、廊道绿化、国储林建设,兰考全县发展泡桐种植5万余亩600万棵,泡桐活立木蓄积量10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8万立方米。茁壮成材的泡桐树成为兰考人的“绿色银行”。

  兰考泡桐,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经专家鉴定是制作民族乐器的最佳音板材料,目前,全国民族乐器90%以上的泡桐音板都产自兰考。全县有不同规模的乐器制作厂268家,占据全国30%的民族乐器市场,年产各种民族乐器产品70万台(把),配件500万套,年产值达到20亿元。

  靠着泡桐,不少兰考人过上了好日子。就拿徐场村来说,全村有95%的农户都在从事乐器生产,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四万元。

  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焦裕禄书记当年亲手栽植的一棵泡桐苗,如今树冠已亭亭如盖,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焦桐”。每年四月,一簇簇如铃铛一样的淡紫色泡桐花便会如期开放在兰考大地。(完)

【编辑:于晓】
1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