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因地制宜激活诗画涟漪 浙江定海展“海上花园”风采

2021-05-24 10:27 中国新闻网   周驰  阅读:3605 

  中新网舟山5月23日电(记者 林波)自唐开元二十六年设立县治以来,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千年古城”。经过历朝各代特别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设,形成了定海独特的“海上花园”风采。

  因地制宜、另辟蹊径、聚沙成塔……审视当下,拥有诸多文化基因的“千年古城”正打响乡村发展组合拳,激活诗画涟漪,一展定海别样风采。

金山村台墙门。 林波 摄 金山村台墙门。 林波 摄

  因地制宜 激活乡村发展文化基因

  溪流穿村而过,将古桥、古井、台墙门连接成一抹亮丽的风景线,这是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金山村一景。

  “嫁女不过金锁桥,说的就是过去的女性不愿嫁到金山村。”金山村党支部书记蒋马良表示,过去的金山村十分偏僻落后,而如今已成为定海区村集体经济最富裕的村庄之一,“这离不开村子因地制宜,启动安置工程,盘活沉睡乡村文化资产。”

  据了解,金山村属于传统农村,住宅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布局分散零乱、没有明显功能分区等问题。

  2004年,金山村启动移民安置工程。

  “实现了村民住房建设和土地、公共设施建设、环境等各方面结合的资源、效能最大程度优化。”蒋马良表示,通过开发式移民小区建设,为村庄发展腾出空间。

  如今,该村更是聘请专业团队,将散落在村子内外的古迹串珠成链,激活沉睡文化基因。

  金山村是定海区因地制宜,激活乡村发展文化基因的剪影。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走进位于定海区小沙街道庙桥村的三毛祖居,一首游子思乡的歌曲缓缓流淌而来。

庙桥村三毛祖居。 林波 摄 庙桥村三毛祖居。 林波 摄

  庙桥村是三毛的祖籍地。1989年4月,三毛回乡省亲,特地探看祖居,并上山扫墓。

  根据村庄特色,庙桥村围绕补齐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凸显三毛元素。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三毛的影响力,定海区举办了三毛散文奖、三毛特展、三毛品读会等一系列以三毛为主题的活动,带动了该辖区乡村振兴。

  在小沙街道,除了三毛外,缪燧同样也是该区打造的名人IP。

  据悉,缪燧在清康熙年间担任定海知县长达22年,勤政清廉,为定海筑塘复垦,在民间有“筑塘老爷”的尊称。

  2015年3月,缪燧纪念馆正式在定海区小沙街道落成。通过该纪念馆平台,定海区将缪燧的“为官不欺”的清廉理念代代相传,让诗画定海迎来阵阵“清风”。

  无独有偶,在有着“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的定海区双桥街道紫微村,植根于当地的木偶戏非遗文化基础,该区更是建立木偶戏传承基地,由老艺人定期授课培养青年传承人,将文化基因浸润于诗画乡村的角角落落。

  “不仅要晒生态,更要晒文化”,这是定海区唱响诗画路线的“宣言”。如今,在该区,不同的文化元素仿若连接各个乡村的丝线,将“单兵作战”的村庄串珠成链,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的定海风情,从而展现“海上花园”定海的别样风采。

新建村书香文化礼堂欢喜书店。 林波 摄 新建村书香文化礼堂欢喜书店。 林波 摄

  另辟蹊径 破解乡村旅游千人一面

  审视当下,随着游客群体的年轻化以及对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乡村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如何打造乡村网红打卡点,让诗画定海独具魅力?

  另辟蹊径,打造新乡村旅游IP,吸引四方来客,定海区正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信心助力乡村振兴。

  不同于传统的农家乐,2016年,在外闯荡多年后回乡办起“燕归来”农家休闲屋的周国兴与其它农家乐错位竞争,主打咖啡、茶和西点,让村子里的风景成为卖点,实现在家门口创业的愿望,“差异化竞争,让农家休闲屋的发展越来越好。”

  不仅于此,定海区更是大力培育文化产业,让乡村充满书香气。

  在隐隐青山中,一座白墙黑瓦的书店便居于此。

  欢喜连锁书店店员朱艺告诉记者,虽然书店的位置比较偏僻,但开业至今并不冷清,“我们一楼是售卖的书籍,村民和游客可以自由翻阅,二楼是图书馆,可以坐在那里看书。”

  欢喜连锁书店更是计划将其IP打造成新建村的书香打卡点之一。

  在新建村党总支书记余金红看来,从偏远小村到网红旅游村,从无到有、从小到强,回溯该村的数十年发展历史,另辟蹊径,让乡村产业“多面开花”逆袭“结果”,一幅关于乡村振兴的画卷正跃然纸上

  守护绿水青山,换得金山银山,这也是定海区诗画路线的特色之一,把美丽群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

柳行村一景。 林波 摄 柳行村一景。 林波 摄

  聚沙成塔 形成“海上花园”风景线

  如果说青山绿水是诗画定海的底色,文创产业是美丽经济的发展动力,那么将这一村一景一特色,聚沙成塔,则是定海当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因为看好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2020年,“90后”民宿老板陈武昌洲辞职回乡创业,投资80余万元,开设了沁暖民宿。

  “这是村子的第一家民宿,主打新中式风格,保留了老屋的传统特色。”在定海区金塘镇柳行村的半边街上,陈武昌洲正忙碌着民宿开张的最后“调试”。

  近年来,立足金塘镇自然风貌、城镇建设、人文传承等特点,该镇全力挖掘柳行村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的古文化资源,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民俗文化中心建设并行,投资7000余万元,打造柳行海岛民俗文化第一巷,柳行村也成功创建第五批全国文明村、浙江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宜居示范村,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在系列组合拳之下,金塘镇也吸引了以陈武昌洲为代表的青年回乡创业创新。

  “全域联动,助推美丽乡村提速。”金塘管委会社会发展局渔农科科长胡斌表示,该镇把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美丽乡村人居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等目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形态。

  “最大的变化就是环境变好了,基础设施跟上了,水质也变好了。”从偏居一隅的悬水小岛到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网红海岛,今年90岁的柳行村村民陈绥章见证了金塘镇的变迁。

  定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凤梅表示,美丽风景线的打造要注重对全域乡村的带动和渗透,不能仅仅关注风景线本身,而要对风景线串联的村镇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和资源秉赋进行深入挖掘,突出亮点,彰显内涵,只有点上先出彩,线上才会精致,这样才能实现“面”上的全域美丽。(完)

【编辑:周驰】
2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