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因路而生,因铜而旺。上世纪70年代末贵溪冶炼厂的建设,让鹰潭与铜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7年5月,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鹰潭要建成世界铜都”的战略定位,鹰潭市及时顺应铜产业集聚的新趋势,隆重召开建设世界铜都千人动员大会,一个关于打造“世界铜都”的梦想由此扬帆起航。
砥砺奋进,玉汝于成。伴随“八位一体”的铜产业体系不断健全,铜产业总量持续做大、质量持续升级、产业链日趋完备,如今鹰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工业生产基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该市上下瞄准全力争当全省万亿元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的目标,拓展“铜”的优势,做足铜企业量质齐升文章,一个在全球有位置有影响的世界铜都正喷薄欲出。
产业的发展,绕不开政策的“指挥棒”。一路走来,鹰潭坚持把铜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大力为铜产业发展引路护航。
5月11日下午,在鹰潭市华侨酒店会议中心,一场关于进口铜供应链业务的座谈会正在举行。“最近铜价上涨得厉害,前几天已经突破7.7万元每吨了,大部分铜企业目前都面临着非常大的资金压力。昨天,我们刚刚出台了强产业促发展的十项举措,目前这些举措正加快落地,将更好地惠及企业……”鹰潭市工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德昌介绍道。当天,新推出的包括提高铜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下调进口铜供应链综合费率在内的十条举措,让前来参会的企业家们一扫愁容、心生暖意。
这种“及时雨”般的政策扶持,对鹰潭铜企业来说并不稀奇。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鹰潭市委、市政府见事早、行动快,第一时间出台了“铜11条”“铜票通”等一系列硬核政策,在金融、创新、物流等多方面给予铜企业大力支持,着力帮助铜企业走出困境。
2019年,鹰潭推出了铜产业创新券制度,用于鼓励本市有产品研发、技术攻关需求的铜企业,通过“企业点题、机构解题、政府买单”的形式,向先进铜产业研究院购买科技服务。市财政每年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创新券兑现。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推动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鹰潭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科技创新催动“老路走新”,激发铜产业新动能。
近年来,鹰潭先后与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信通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在该市共建研究机构,同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弗兰采维奇材料问题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中科院宁波所、兰州化物所等开展合作对接,通过市校合作、平台建设,使一批重大共性技术实现突破。
借助全面推进新一轮国家“03专项”试点示范核心基地建设,鹰潭持续强化“智”的引领,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移动物联网、5G等领域的先发优势,大力实施铜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截至2020年底,23家铜企业已启动智能化改造、5家铜企业列入了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铜企业智能车间已达34个,智能化设备达627台。
广信新材生产的大断面大宽厚比异型银铜排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直流电机、大型轮船、高速列车,实现了进口替代,并出口至南非、印度等国;
鑫铂瑞铜业打造的“5G+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处于国内铜箔行业领先水平,填补了产业链的空白;
江南新材磷铜球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全国第一、保太集团再生铜和再生铝利用水平全国领先……
如今,鹰潭规模以上铜企业已达161家,伴随超细铜导体、热管用无氧铜管、微晶磷铜球、铜基自润滑轴承、紫杂铜高效再生利用技术等一大批领先全国铜行业的产品、技术和装备被陆续研发出来,全市铜精深加工比重已升至48%。
铜产业生机勃发,为鹰潭“世界铜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铜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4.37亿元,同比增长74.11%,占全市规模工业的87.19%,拉动全市工业营业收入增长64.1个百分点。同时,鑫铂瑞高端铜箔、力博科诚铜加工、翔嵘新材料、江铜宏源电解铜等一批新上重点项目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
记者手记:
以铜为基,放飞梦想。鹰潭市瞄准全力争当全省万亿元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打造“世界铜都”的目标定位,始终坚持把铜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不断拓展“铜”的优势,激发新的动能,加快推动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谱写了奋进争先勇跨越的华彩乐章。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在建设 “智铜道合、强富美优”新鹰潭的征程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世界铜都”建设必将创造出新的荣光。(记者 张 弛 钟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