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黑色煤炭如何变成绿水青山?

2021-05-12 17:26 北京青年报   陈海峰  阅读:3072 

  告别采煤史断腕转型 田园综合体见绿生金
  黑色煤炭如何变成绿水青山?

  2020年清水镇西达摩村红叶节期间,游客在漫山遍野的红叶中拍照留念 摄影/本报记者 杨益

  被群山环绕的紫旸山庄 供图/紫旸山庄

  进入4月,门头沟下清水村村民于克明开始忙活了。他双手紧握旋耕犁,把持着方向,一趟趟翻地,为“春播”做准备。他脚下的130亩土地,曾是废弃矿山,如今变成了“清水花谷”。每到秋收时节,这里便化作一片花海,色彩斑斓。然而十几年前,于克明的生活里还只有黑色。他在村里矿上打工,衣服、鞋子都是黑的,甚至连刮风都是黑的。于克明见证了下清水村从“矿山荒沟”向“田园综合体”的蜕变——这也成为近年来门头沟做好绿色发展大文章的一个缩影。

  转型发展

  废弃矿山铺绿毯

  过去,京城百姓冬日取暖靠烧煤,十户人家中有九户烧的是京西矿区门头沟的煤。门头沟为京城奉上了“一盆火”。煤炭经济给门头沟带来了财政收入和社会就业,却也带来了环境脏乱、生态破坏、安全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2005年,北京市首次将门头沟划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从那一年开始,门头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陆续关闭了上百家乡镇煤矿、非煤矿山、砂石厂。直至2020年,叶腊石矿关闭,门头沟彻底告别千年采矿史。

  “矿山废弃了,昔日的忙碌与繁华不见踪影,留下了大片裸露岩壁,分外刺眼。”曾参与矿山修复的工作人员王凯回忆起当年情景,感触颇深:“要想修复废弃矿山,我们必须想办法在悬崖峭壁上种树,让苗木把根儿扎在石头里。你想想看,这有多难?再难也得干啊!”人们在峭壁上挂起铁丝网,腰间系一根绳索爬上爬下。他们往岩壁上喷洒泥浆,里面混有植物种子、有机肥料、种植土、保水剂等。就这样,一层层绿色“地毯”铺上了矿山。矿山修复、砂坑治理,开启了门头沟的绿色转型之路。

  转型路上,“阵痛”纷至沓来。门头沟不仅要还生态欠账,还要担负产业体系与发展模式彻底瓦解之痛。以2019年为例,当年受煤矿关停影响,门头沟规上工业产值骤降30%以上。短期内替代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新的经济增长点尚需培育,经济增长刚性支撑不足……一连串新问题摆在决策者面前。

  “当好‘两山’理论守护人”,“把生态涵养区的压轴作用发挥到极致”,“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建设绿色发展聚宝盆”……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到门头沟调研并做出重要指示,这给门头沟吃了一颗定心丸。再难,也要开拓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

  创森加速

  困难林地栽绿苗

  创森!乘着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东风,门头沟区绿色转型的步伐正在加速。与北京其他区相比,门头沟区因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渊源,其“创森”之路更具特色。作为全市唯一的纯山区,门头沟山地面积达98.5%,在“困难地造林”成为新常态。

  门头沟区林业站副站长王卫东把自己比作深山里的“拓荒者”。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斋堂镇马栏村一处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地。“山上植树,必须迈过三道坎儿——路险、缺水、土层薄。”王卫东说,在造林地块,面对只有二三十厘米厚的土层,工人们抡起重达15公斤的钢钎,使劲儿往下砸,愣是在坚硬的山石上撬出60厘米深的树坑。自2013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以来,门头沟区累计在困难地造林5.6万亩。眼下还有80多万亩困难地等着门头沟人一茬接着一茬干。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让越来越多的成片森林屹立在绿水青山间。

  林要成片,水要相连。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是近年来建设“绿水青山门头沟”的典型。曾几何时,永定河畔烧烤成灾,河道干枯断流,遍野黄沙荒河滩。自2005年起,门头沟开启了长达15年的“治水”之路——上山建设清洁小流域、入村实施溯源治污、下河开展生态治水。去年,永定河北京段全线通水,40年来首次碧水长流。河道两侧,永定河滨水森林公园也建起来了,百里绿色生态廊道展现在世人面前。

  为巩固治水成果,门头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400名河长上岗,全区66条河流、658公里河道实现“每条有人管,每段有人看”。“林长制”也将启动!目前,门头沟的区级林长体系已基本建立,下一步将组建乡镇(街道)级林长和村(社区)级林长。

  林长制的重点在“护”,门头沟对此已有考量。“我们将全面实行由村级林长和林管员、护林员组成的‘一长两员’末端管护模式,夯实管护责任‘最后一公里’。”门头沟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苏海联介绍,他们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巡查,以山头或地块为单位,逐地逐片、一山一坡、一林一园、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地巡查,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点绿成金

  林下增收小院有范儿

  杨德美打小儿生活在门头沟黄塔村,4月初,村里最高温已经升到20℃上下。她出门走上十来分钟,来到一片杏树林,蹲下身去,小心揭开覆在土上的黑色塑料膜。“嘿,冒芽了!”喜悦瞬间爬上脸颊。“你别小瞧这小绿苗,它可是名贵药材——北五味子。叶子能做茶,果实能入药。靠着它,我又能多挣一份儿钱!”

  近年来,黄塔村发展起林下经济,为村民增收开拓新路。“绿色发展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在生态保护涵养过程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不仅让生态资源得到保护,更要‘点绿成金’,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门头沟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说。村民在林地里养鸡、种药材、采蘑菇……门头沟的绿色产业越来越红火。

  与此同时,村民自家的“小院”也越来越热闹。今年,门头沟将有一批精品民宿迎来北京电影学院的大学生,他们手把手教“房主”摄影技巧,力争实现“一民宿一摄影师”。北京同仁堂集团、北京演艺集团也将“牵手”门头沟,逐步探索“小院+”康养、演艺等新模式。

  打造精品民宿是门头沟区构建“三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未来3至5年,门头沟区还将在138个美丽乡村建设一批“小院+”田园综合体——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雁翅镇苇子水村已经行动起来了,宏伟蓝图即将变为实景画卷。眼下,苇子水村3套院落正在改造提升,预计今年8月正式营业。

  “这3套精品民宿可让游客体验古村落历史文化,尽享美丽自然风光。”驻村第一书记赵冉说,苇子水村有一处始建于明代的梯田,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如今村民不再种地,但这100多亩梯田完整保留了下来,今年开始施种油菜花。预计6月底,将呈现出“漫山遍野黄金铺,错落有致芬芳吐”的壮美景观。

  一片梯田,系住了乡愁,也让“小院”拥抱了田园。青山绿水护住了,村民腰包变鼓了。现如今,生态富民效应在门头沟区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全区经济已初步展现出恢复性增长趋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北京5个生态涵养区中位列第一,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水平高于全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门头沟,正在全力以赴铸就新辉煌。

  文/本报记者 王斌

  马上就访

  木屋“等您扣柴扉”

  走上“绿色致富路”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对“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做出了明确部署,提出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培育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精品民宿等绿色产业。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门头沟小院+”为此做出了生动注脚,并已成为全域乡村发展的突破口。

  沿109国道蜿蜒上山,行驶近80公里,转过一个急弯,眼前的景致豁然开朗:各具特色的民宿小院清晰可见,连廊木屋点缀其间……这里就是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美誉的清水镇洪水口村。今年清明节小长假期间,慕名而来的游客将村内的农家小院和精品民宿预订一空。

  “门头沟小院+”是门头沟区打造的精品民宿品牌,“灵山木屋”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推开院落的木门,清脆的石阶与两栋木屋浑然天成,抬眼便是钟灵毓秀的灵山,僻静的诗意栖居让人流连忘返。

  “灵山木屋”的民宿主杨红梅是土生土长的洪水口村人,在外打拼多年之后,她仍然对家乡的绿水青山和文化积淀念念不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村里,建起了民宿。“我在木屋等您轻扣柴扉”是这家民宿的宣传语,也正如杨红梅这十余年来的经营理念和匠心:饱含热情,做有“温度”的民宿。“我会更注意游客的身心体验,让他们感觉住民宿像‘回家’了一样。”杨红梅说。

  20年前,洪水口村还是无人问津的穷山村。村书记于广云发现了这里埋着的“金山银山”,他带领支部一班人确定了发展股份制企业开发旅游资源的思路,先后成立了灵聚灵峡景区、二帝山景区等6个股份合作组织,全村户户入股,人人分红,每位村民每年分红都在7000余元。

  旅游资源应运而生的就是民宿产业的发展,“灵山木屋”只是村中众多民宿发展的缩影。自2007年开业后,“灵山木屋”一直预订火爆,杨红梅的精品民宿理念逐渐打动了街坊四邻,大家都开始跟着她学习“灵山木屋”的经营模式和理念。2014年起,村里决定走上“险村改造+生态旅游”的绿色发展之路,带领村民一轮一轮搞起了民宿发展,引导鼓励百姓结合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民宿。如今,全村168户都吃上了“旅游饭”,村民们的人均收入也从1997年的1430元提升到2020年的26000元。

  “当村支部书记这22年来,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把生态保护好,确确实实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老百姓都端上‘金饭碗’,吃上‘生态饭’。”于广云说,这些年来,村两委一直在考虑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现在,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优化工程,村里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民宿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越来越高,来村里旅游的“回头客”越来越多,村中的民宿周周爆满,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雏形初现,村子绘制的美好蓝图,现如今正在一一实现。

  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

  对话

  保护古村肌理 打造“三精”格局

  对话人:紫旸山庄民宿总经理 周晓军

  北青报:作为京西首家“高品质半山古村落民宿集群度假区”,紫旸山庄如何做到老旧村落的保护、再生和利用?

  周晓军:紫旸山庄在设计上尽最大可能保留极具历史感的街巷的完整性,留存自然积淀形成的古村落格局和肌理,在满足现行法规要求下对现状地貌做最小的改变。山庄建成后,曲折的老街、斑驳的石板巷道、年代久远的老券门分布其中,村内古树茂密,街巷尺度适宜,院落围合自然,使老村风貌得以延续。老村落中的建筑院形契合山形,在此基础上共规划了200多座“院落式”民宿客栈,既保留了京西合院的空间形式,又结合地形及旅游设施的配套功能进行了优化设计。

  北青报:在打造“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紫旸山庄是如何定位的?

  周晓军:紫旸山庄的定位是以京西风情村落为风貌特征的旅游接待民宿集群,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提供了老旧村落的保护、再生和利用范本,为村落文化植入都市郊区度假模式提供了民宿创新创作思路和经营管理模式。目前,山庄精品民宿整体设计涵盖中式、日式、田园、北欧等多种风格,有20余家精品民宿已正式营业,可同时接待近200位游客入住。

  北青报:作为“门头沟小院+”中精品民宿的典范,紫旸山庄是如何在度假区中打造“三精”发展格局的?

  周晓军:目前,山庄中的民宿在设计之初就定位为高端精品民宿。除了“硬件设施”,我们山庄所从事的是旅游服务行业,做好精品服务是打造“三精”(精品经济、精品旅游、精品小镇——编者注)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在服务上,我们每个月都会针对民宿服务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岗位培训,提高每名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除了提高人员的服务标准,我们还在一些细节上做好服务。山庄中的多家民宿目前已经获得区级“防疫安心小院”标识牌,都为游客提供免费消毒用品、口罩等物资,对每位前来住宿的游客实现线上预约制,并现场登记健康宝,录入身份证信息。管家每日都会按照防疫要求对公共区域、客房进行定时消杀,确保游客安心入住。

  此外,为了给每一位游客提供安心的入住体验,我们要求符合接种条件的员工都要接种新冠疫苗。

  北青报:紫旸山庄的经营模式是什么?如何促进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拓宽村民就业增收渠道?

  周晓军:目前山庄的经营模式有托管经营和自主经营两种。民宿在经营过程中会给村民提供众多岗位,同时通过定期收益分红、吸纳务工等方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山庄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精品民宿经济,激活了乡村资源资产要素,促进了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拓宽了创业增收渠道,培育了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既体现了生态经济的内在属性和发展优势,也诠释了生态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时代需求。村民们通过在度假区工作人均月收入达到5000元左右。

  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

【编辑:陈海峰】
8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