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新余日报 06版)
走进分宜县操场乡太湖村档案室,档案柜摆放整齐,灭火器、温度仪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从一组扶贫档案柜里找寻,翻开一户贫困户的档案记录:2014年人均收入2667.5元,2016年人均收入3349.5元,2017年人均收入5139元,2018年人均收入8652元……
这组数字的背后,记录着一个家庭的涅槃重生。
今年48岁的陈平根是一名普通农民,在老家养鸭为生,14年前突发车祸,导致大脑损伤,本就患有癫痫的他,身体变得越发脆弱,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顿时失去了主心骨,生计成为大难题,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2014年,陈平根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干部、帮扶干部、第一书记经常到他家中走访,耐心细致开导,反复宣讲政策,想方设法帮助他改善生活。
“平根不能干重活,搞搞卫生还是可以的。”太湖村党总支书记黄银生结合实际,给他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每月可收入800元。同时,通过评定,陈平根享受了低保政策,生活有了基本保障。随着陈平根病情的稳定,妻子决定赴省外务工,通过努力,在上海一家食品厂落下了脚,每月可以挣近4000元。儿子成年后学了电工,有了一技之长,在温州自食其力。
2016年,陈平根顺利脱贫摘帽。
“脱贫不脱政策”。脱贫后的陈平根,劲头十足。今年5月,他成功申请了小额信贷5万元,利用荒芜的洼地挖了一个23亩的鱼塘,干起了老本行,开启了养鱼致富之路。
每一份档案都有它的故事,承载着特殊的使命。为保存历史,操场乡坚持从软件、硬件着手,成功建成标准化档案室11个,为决战脱贫攻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