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调研报告】分宜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1-05-06 18:58 分宜县农业农村和粮食局   钟云  阅读:3770 



一、发展现状

2018-2020年新增中药材面积9万亩,总面积达10万亩。共有集中药材加工和仓储为一体的产业基地2家(分宜金贝地产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分宜鑫康健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品种选育和育苗育种基地3家(分宜金贝地产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宜鑫康健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分宜县金梓种植专业合作社),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4家(杨桥镇潭湘村千亩连片夏枯草和夏天无种植基地、湖泽镇金银花黄桅子吴茱萸千亩种植基地、苑坑田心千亩金银花林下套种基地、长埠年珠林场千亩草珊瑚林下套种基地)。全县中药材种植品种多达三十个以上,形成南部山区草珊瑚、金银花、覆盆子种植区,北部夏枯草、夏天无、黄桅子、玉竹等种植区。全县中药材种植户约730户,其中500亩以上种植大户有9个(郭绍勇、王勇、彭永珍、张建平、黄鹏、陈火林、林喜生、林振军、刘桂华)。

二、采取的举措

1.争取支持。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药材产业发展,在我县种植区域内,分两年每亩每年补助100元(多年生按年续补);获得省级示范社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引种实验的品种,经农业局批准实施,以引种试验数据完整为依据,每个品种不少于3个对照,每个品种奖励5000元;凡获得中药材注册商标的每个奖励1万元。

2.技术推广。择优选通过近几年的品种选育和试验推广,确定了适应我县种植的十大品种为主栽品种。

3.加强合作。与亚林中心科研合作,在园艺场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程中心,不断研发适应我县栽培且经济效益高的品种推向市场,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充分利用水稻--中药材轮作模式,力争全县中药材生产总值达7亿元以上。

4.宣传引导。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窗口、全体机关干部,广泛宣传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性及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并对从事中药材产业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加强报道。

三、经济效益

以我县主要种植品种为例:

1.夏枯草:每亩干重产量300公斤,每公斤6元,产值1800元,生产成本每亩1000元,纯利润每亩800元。

2.玉竹:平均每亩鲜重产量3000公斤,每公斤6元,产值18000元,三年生产成本每亩8000元左右,纯利润每亩10000元。

3.太子参:平均每亩干重产量120公斤,每公斤50元,产值6000元,生成成本4500元左右,纯利润每亩1500元。

4.草珊瑚:盛产期每亩鲜重产量200公斤,每公斤6元,产值1200元,生成成本800元左右,纯利润每亩400元。

5.黄桅子:每亩鲜种产400公产,每公斤4元,产值1600元,生产成本1000元,纯利润每亩600元。

6.夏天无:每亩干重产量70公斤,每公斤50元,产值3500元,生成成本2000元,纯利润1500元。

7.金银花:4-5年盛产,每亩干重产量100公斤左右,每公斤160元,产值16000元,生产成本10000元,纯利润6000元/亩。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种植技术水平不高。部分中药材种植户缺乏相应种植技术,导致中药材达不到预期产量。二是政府补贴力度不够。相比樟树等周边市每亩500元左右的补助标准,我县、市对中药材种植的补贴力度还不够。三是产业链不完善。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要在种植方面,从事中药材初加工的企业只有1家。

五、下步发展思路

1.继续争取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以政府性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整合农业、林业、科技、扶贫等行业部门资金用于中药材产业发展。完善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机制,出台对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的信贷扶持政策。

2.打造区域种植规模特色,形成区域规模优势,提高竞争力。选择适应我县发展的经济效益较稳定的种植品种,重点发展道地药材,特别是有记载的道地药材,品种如江香薷,种植规模力争全省领先。

3.大力推广水稻—中药材水旱轮作和林下套种中药材模式,既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改善土壤结构、降低重金属污染、提升中药材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4.完善中药材产业链,做大做强中药材收购、加工环节领域龙头企业,确保中药材销售渠道畅通,价格相对稳定。

8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