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照霞贡
——彭晓斌
一
交谈没多久,黄海斌便带我们去见黄小平。
这是农历六月的一天,太阳正猛,炎威横行。我们走出霞贡村委大楼,往村里行去。霞贡辖治于分宜县洞村乡,其治下有老屋、新屋下、丰山口、鸡足寺、杉坑、北山口、井塘、围墙等8个自然村。村庄处于好地段,去4A景区中国洞都的公路从村前经过,蒙华铁路、武吉高速由南向北过境而去。
黄海斌是霞贡村支书。这是一个年轻的村干部,说话慢条斯理,不急不躁。村主任、村支书处于中国政府治理结构的最底层,朝听村民言,晚枕村民梦,每时每刻都要直面村民,处理得好,平安相处,处理不好,鸡飞狗跳。一路而去,碰到的村民纷纷和他打招呼,或者递上一支烟,人缘显然不错。
黄小平早在住房的檐下等着。
这是一个五十岀头的男人,个子不高,面相实诚,虽有风霜的痕迹,但没有抹杀天性的倔犟。黄小平是个“养鸭佬”,多少年前,他便养了几百只鸭,凡是水多田肥之处,就驱鸭而去。养鸭子辛苦,四处奔波,风吹雨淋,但养鸭人手上的钱更活,鸭子、鸭蛋,都可以随时卖,家家需要。
黄小平跟别人不一样。他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在三四岁时,他犯病,父亲带他去宜春治,回来时坐火车,误把彬江当分宜,下车后方知,无奈何,父子二人只得徒步走回分宜。小儿调皮无知,回到村里无所谓,依旧蹦蹦跳跳,结果脚变了形,挽救不回,年纪越大,变形越厉害。黄小平不服输,种地、耖田、侍弄庄稼,哪样也不比别人差,“那时我算得上一个种田好手,村里冇几个比得过我。”黄小平笑着和我们说,目光里满是自信。不服输的黄小平,甚至一度到温州打工,靠踩黄包车为生。
打工、种田,都解决不了黄小平的致富问题。
2014年,他重操旧业,又做起了“养鸭佬”,苦于无资金,无法做大。2015年,他听人说有小额贷款,没有利息,眼前仿佛被亮光照明了路,便抱着试试的想法去贷款,不想真的贷到了一万块。他用这钱买了仔鸭,添了饲料,养鸭的规模扩大了一点,这年便尝到了甜头。2016年,他养了3000只鸭,但禽流感盛行,结果全被活埋,亏得血本无归。2017年,全省环保大整治,他在山上的鸭场全给拆了,欲哭无泪。2019年,他到枣木山养鸭,这年取得成功,价钱也卖得好,一气赚了三四万。
黄海斌向我们补充:“小平是低保户,每月有460元补助。他是四级残,每月有60元补贴。此外,他还享受了就业、安居等补助,养鸭得了产业奖补……”黄小平点着头,证实自己确实享受了这些好政策。他的眼角眉梢,都洋溢着一股遮挡不住的喜气。
2018年,黄小平顺利脱贫,成了向着致富路奔跑的一个。
二
71岁老人黄水金家的堂屋,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墙上的那张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
我笑着说:“老一辈都感谢毛主席,现在咱们要感谢习主席啊。”这话说得黄水金咪咪笑,眼角、额头上的皱纹里全都是暖意。
黄水金是脑血肿患者。大概十年前,大病来临,花去了老人几乎所有的积蓄,从此生活拮据。他们无儿,只有三个女儿,远的嫁去了浙江温州,近的就在南村和本村。2016年起,新余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新华与他结对帮扶脱贫,每个月都要来到霞贡,对老两口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常常让老人感动得眼含泪花。李新华了解到黄水金家里的棉被单薄陈旧,于2018年1月5日特意送来一床棉被和一件棉袄,并叮嘱刚刚脱贫的他树立信心,勇敢面对。穿上暖和的棉袄,黄水金的脸上笑开了花,他不再怕那天开始的骤降气温和骤增寒意了。
黄水金的老伴正在收拾晒干了的苎麻丝,一卷一卷摞得整整齐齐。房子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地面没有尘屑,墙角、楼板下见不到蜘蛛网,一走进来便给人无比的清爽。他们住的,还是八十年代建的平房,一厅,两直,左边的半直做了厨房,砌着大土灶,灶台上下同堂屋里一样干净整洁。她说话轻言细语,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已经滤去了年轻时候的风风火火,剩下的,是岁月沉淀下来的从容。
谈起收入,我问她:“你这个苎麻卖多少钱一斤?”她说,这个不卖,留着自个用,市场上卖13块一斤,绩纱后卖33块。陪同的村治保主任黄细平告诉我,她的这个苎麻,得了产业奖补,村里还给她提供了保洁的公益岗位。黄水金享受了低保,每月有340元的补助,危房改造时,由政府出资,对他家里免费装修。此外,每年还有村里的猕猴桃产业分红。黄水金说:“我们到产业基地务工,男的、女的还分别有80块、70块钱呢。”我有点惊讶:“你还能做这些事?”老人点着头:“能做,难做,怎么不能做?我好着呢。”说得大家哈哈大笑。算起来,老人一家的年收入远远够得上日常的开销了。
老人的大门前,有一个小菜园,是“拆三房,建三园”时利用被拆的地基建的。我再次注意到,和他们的房间一样,这个菜园,以及门前檐下,全都干干净净,洁净得有点像世外桃源。
起身告辞时,黄水金老人坚持站到了门口。快转弯时,我回头看,见他还静静地站着,像是一个过往岁月里固执的持礼长者。
我知道,霞贡村其实是有来历的。
古有“八拜之交”,其中之一便为“胶漆之交”,此“交”,说的是东汉名士陈重、雷义的友情。陈重为分宜洞村人,曾官至尚书郎、侍御使,他辞官归里,其婿黄珪亦辞官来到洞村鸡足寺,以服侍岳父。回乡后,陈重新辟陈家园居住,其辞世后,陈家园成为黄珪子孙发祥之地。公元250年,子孙繁衍的黄氏把村落迁移到离陈家园不远的现址,取名“遐溪”。公元1920年,黄氏后人为彰显族人光前裕后、成就大业的理想,把村庄改名为“霞贡”,因“霞”与“遐”通,意远也,“霞贡”即为“远久的贡献”之意。
霞贡的黄姓,血管里流了一半陈重的血。
从黄水金的行为,我恍惚看到了陈重、雷义被传颂千古的好品性,在霞贡有了延续。只是,霞贡,这个我向往已久的古老村庄,我一直以为“仓廪实、衣食足”,却没想到,它居然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47户120人,至2019年11月霞贡退出贫困村时,仍有10户16人未脱贫。
三
几条彩砖铺设的道路,从几个方向向中心延伸,两边绿草如茵。桂花树隔几米一棵,棵棵绿意盎然。沿着彩砖路向前走,霞光把影子斜照在地面,虚影刹时似要变成实景。有景观石在草坪,有景观亭在路间,花架高高挺立,把光影切割,一切便都有了水彩画的模样。空气清新,望村庄尽头的大山,岩石累累,岿然不动,仿若一尊金刚在守护着村庄。
位于霞贡老屋村的休闲广场,原先是旧房、危房,一片杂乱、陈旧,县里于2018年以200万的投资对其改造、升级。建成后,广场成了村民晚上休闲之处,跳广场舞的,多时有一二百人,音乐声起,大家翩翩起舞,场面热闹。对于霞贡的村民来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环境和生活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只是在村头建了休闲广场,村里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先是拆除旧房、危房、围墙、猪圈、牛栏、鸡舍,接着建设污水管网,生活污水不再四处横流,臭气熏天。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公共厕所建成了,垃圾桶分布各处,每天有人扫地、清垃圾,脏乱差不见了,村庄里里外外干净、整洁,看着让人心情舒畅。篮球场建起了,孩子们有了体育活动的场所;颐养之家建成了,老人们不动手就可以吃到热饭,喝到热汤,若愿意,还可以住到那里。村里村外发生的一切,不光是表面的变化,更是观念和精神的刷新。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说是霞贡来了一位“会跳舞的第一书记”。这位“会跳舞的第一书记”,指的是2019年新余市审计局的派驻干部敖小生。敖小生从市里来到霞贡,人生地不熟,开展工作总觉得和村民有距离,不能很好地融入,不能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那天晚上,他在村里转悠,看到许多村民都来到广场跳舞,脑子一转,立马有了主意。从这天起,他白天走访贫困户,晚上就到广场来,随着音乐和大家一起跳舞。村民们很快注意到这个穿着红色文化衫的陌生男人,他们觉得很奇怪,就互相打听,很快知道了他是谁。而敖小生则借共同爱好的“跳舞”,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村民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多会向他寻求帮助。这样贴地气的工作方法,让脱贫工作顺利地开展,也让村民得到了更多的政策实惠。
万丈霞光沐浴着广场,所有的植物变得宁静,千万的草叶尖挑起一点光芒,似乎要学萤火虫,把那微光尽力地点着、亮起。在这刹那,我不由想到了敖小生他们这些驻村第一书记,在中国最底层的岗位上,他们不计任何私利地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劳碌、奔波,殚精竭虑,只为打通摆脱贫困的最后一公里。
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忍辱负重的前行者。
四
霞贡村传统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田、养殖和外出务工,2016年前,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一方面有47户120人等着脱贫,一方面村里没有任何收入,而要靠着贫困户自个摆脱贫困,这差不多是说废话。这样的前提下,要想在短短的几年里改善,难!现实如此,现实逼人,但再逼人,也得实现既定目标。那时,驻村第一书记是市审计局的刘小勇,他和村两委从村里实际入手,强队伍,兴产业,紧抓产业脱贫,带着广大贫困户往前奔。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合作社,以“贫困村+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利用闲置的荒地发展猕猴桃,霞贡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产业,产业基地有100亩,吸引了29户贫困户入股,9户贫困户参与务工,从事锄草、剪枝、施肥、杀虫等工作。到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破天荒地达到了9万元。
村治保主任黄细平说:“今年,村里新搞起了一个竹荪基地,目前土地流转20亩,前景美好。”他告诉我,村里有个叫黄朱生的党员,自己种植竹荪三四年,获得成功,赚了不少钱。今年,村里找到他,希望他以党员的身份,带动贫困户一起富裕。黄朱生痛快地答应了,竹荪基地便以“党员带头+贫困户入股”的形式开张,目前长势良好。竹荪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菌类,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去年市场上卖到了130多块钱一斤。霞贡搞起这种朝阳产业,只要成功,村集体收入肯定会蹭蹭蹭往上升,贫困户脱贫的日子也就不会太远。
站在霞贡的田野上,但见竹荪基地的大棚一片连着一片,像白色的波浪起伏。我又远远地眺望刚才去过的猕猴桃基地,只见那座山一片连绵的绿,带给人无尽的希望。
霞贡村委大楼前,有一口水塘,长满了荷花。早上过来,因时间还早,我便倚着栏杆赏了一会儿荷。荷叶大张,盖在水面上,荷花因过了盛开时节,开着的不多,但仍不失绰约。霞光缕缕照过来,像是金粉一样洒在了荷叶、荷花、荷梗上,编织出一副斑驳陆离的画面。我举起手机要拍照,却蓦然发现,千万道霞光从天而降,斑斓、绚烂,镜头里的霞贡是那么地美,生机无限。
此时,望着竹荪基地和猕猴桃基地,我的眼前同样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镜头。在这刹那,我猛然明白,有了这些想方设法、竭尽心智地要增加贫困户收入的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霞贡美丽的明天还会远吗?贫困户脱贫的日子还会远吗?
霞光照霞贡,带来的,是生机,更是希望!
来源:分宜县文联 作者 彭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