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责任编辑:从马识途身上看见“精神灯塔”

2021-05-04 22:44 中国新闻网   房家梁  阅读:2651 

  中新网成都5月4日电(单鹏)“青年不是简单的年龄界限,而是无比积极的生活态度、向上向强的精神状态、不向命运低头不服输的人格魅力。”4日,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责任编辑蔡林君在成都表示,通过107岁的文学巨匠马识途,她看到年轻一代的“精神灯塔”。

  据了解,马识途,原名马千木,革命家、文学家、书法家,著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沧桑十年》,纪实文学《在地下》,短篇小说集《找红军》《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其首部甲骨文专著《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正在紧张审读、设计中。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要求,要高标准打造这部甲骨文著作,力争做成图书精品。

马识途用放大镜核查书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图) 马识途用放大镜核查书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图)

  据蔡林君回忆,责编马识途最新著作《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缘于黄立新今年1月22日对马识途的一次登门拜访,“第一次见到马老,他正坐在书桌前认真地看着书,谈起70多年前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以及唐兰教授等开设的古文字学课程,马老声如洪钟、中气十足,不像107岁的老人,这个时候让人有种回到当年西南联大、聆听唐兰等大师们讲古文字学的冲动。”

  蔡林君表示,马识途成就斐然,却非常谦逊,没有名人架子。在《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的自序中,马识途写道:“我只是为革命呐喊写过几本书,只能说是一个业余作家。”

  对于书稿,马识途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今年3月,在写给出版社的一封信中,马识途坚持要重新写作序言,“在我看来,原序写得已经相当精彩,但是马老不满意、坚决要重写。我真切地感觉到,愈是厉害的人,愈是爱惜自己的羽毛,愈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蔡林君(左)与马识途(右)讨论书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图) 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蔡林君(左)与马识途(右)讨论书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图)

  据马识途的女儿马万梅介绍称,为了检查书稿,马识途除了吃饭、睡觉,总是拿着放大镜坐在家里,一页一页地核查,“一整天都坐在那里看校样,家里人让他休息,他都不愿意。”

  不到一周时间,马识途完成校稿。当蔡林君抵达马识途家时,马识途马上去拿放在桌子上的稿子,眼神里充满了自豪。“看到序的第一页我惊呆了,密密麻麻地改了很多不当之处,而且每页都有改动。马老治学严谨的态度,深深地让我折服。”蔡林君说。

  “马老还特别交代我:你们审完后要出版前我还要再看一遍,不能有差错。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尽量注意写得活泼一些,不像真正的学术论文,带点文艺性,读者读起来比较有兴趣。”蔡林君说。

  蔡林君表示,马识途带给年轻一代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永葆党员初心和使命的革命精神、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追求极致的工作作风、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马老是后辈的‘精神灯塔’,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下去。”(完)

【编辑:房家梁】
1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