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桥梁养护技术员在桥面检修。邬强摄
本报记者 尹晓军 朱 华
4月16日,记者从庐山市出发,沿着杭瑞高速都昌至九江段一路向东,来到了宏伟的鄱阳湖二桥。鄱阳湖二桥全长5589米,是国内最长的跨湖斜拉索桥。远远望去,两座主塔耸立,上百根斜拉索拉拽着“长龙”,横贯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巍峨壮观。
2019年6月之前,九江市区和湖东区域的陆路交通主要依靠九景高速的鄱阳湖大桥,通行压力很大。鄱阳湖二桥通车后,迅速成为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随着都九高速“升级”为杭瑞高速的一部分,鄱阳湖二桥车流量不断增加,今年春运高峰日均车流超4万辆。
为确保鄱阳湖二桥安全畅通,有一支桥梁养护小分队在这里常年坚守。每天,他们都要爬850多级楼梯,攀上相当于40多层楼高的主塔,逐根检查斜拉索的安全状况。在春运以及极端天气时段,他们更要全天候轮班值守,增加巡检次数,时刻看护着大桥。
晏澍瑞是一名桥梁养护技术员,只见他背着沉甸甸的工具箱,几分钟就利索地爬上了东主塔第一级中拱梁,开始了一天的“大桥保姆”工作。鄱阳湖二桥共有72对斜拉索,这也是决定大桥稳固的关键部件。斜拉索一端固定在主塔内,一端固定在桥面。“大桥保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挨个检查固定斜拉索的8000多套高强度螺栓有无锈蚀、松动痕迹,并及时进行养护、加固。在大风天、冰雪天,他们还要参与对大桥的除冰雪作业和交通管制,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
桥梁养护技术员每天与大桥相伴,工作既枯燥又辛苦。因为主塔内空间有限,工作电梯只能升到第7层,剩下上百米的高度都需要靠爬楼梯完成。这些楼梯和我们常见的楼梯完全不同,倾斜角度大多超过70度,有的近乎垂直,很多地方空间狭小,必须手脚并用,猫着腰、低下头才能勉强通过。
记者花了一个小时,才爬上东主塔上第四级也是最高的横梁平台,周边鄱阳湖水域和两岸风光尽收眼底,蔚为壮观。不过,这样的美景对于“大桥保姆”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他们每天要在两座主塔里至少工作两三个小时。塔内空间封闭,夏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闷热难耐;冬天在横梁平台巡查,大风又刮得让人难受。“第一天下班,两条腿疼得走不动路,但现在已经习惯了。”晏澍瑞笑着说。
鄱阳湖二桥的科技含量很高,每根斜拉索都内置有传感器,桥梁沿线安装有几十个监控摄像头。在大桥一侧的监控室里,桥梁健康系统正在自动记录着各项参数,索力加速度、风速、压力、路面温度等均可通过电脑屏幕一览无余,各个时间段通行的车辆对桥梁带来的影响都能即时查看。
“虽然有了高科技设备,但人工巡查仍然不可或缺,一些外表问题得通过肉眼才能及时发现。”负责沿线高速公路养护任务的永修养护所党支部书记上官位说,确保公路桥梁安全畅通,让每一个司乘人员都能平安通行,是高速养护人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