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4月20日电(记者李若琳、李鹏)春耕时节,气温回升,绿意盎然的麦田里并不平静,肉眼难见的病虫害可能随时威胁正在抽穗扬花的麦苗。但是,河南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却鲜见农民的身影。
突然,随着马达轰鸣,接到赤霉病防控指令的一架直升机载着600斤稀释过后的中药化肥从地头升起,向麦田飞去。作业、悬停、转身、继续作业,直升机不疾不徐地从麦田的一头滑到另一头,在低空飞出一个个标准的“S”。仅仅10分钟后,400亩麦田全部喷洒完毕。
“这直升机真好,不仅雾化效果好,而且一点药都不浪费。”看到中药化肥像细雨一般洒落麦田,种粮大户邱守先露出满意的微笑。邱守先说,以前人工打药,每人每天只能打10亩地,400亩地需要10个人、4天才能完成,后来用无人机也需要1天。“而现在有了直升机,只需要10分钟,我种了25年地,以前想都不敢想!”
邱守先在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张庄镇南陵村流转了2100亩土地,整个春管都几乎只靠他一人和一部手机。“现在都智能化了,只要有手机,我一个人管2000多亩地也不费劲。”说话工夫,邱守先在手机上一通操作,10秒钟后,一排排矗立在麦田之中的喷灌设备又开始缓缓运作。
邱守先站在地头,一身轻松。他说:“以前浇水的时候都要雇人、拖着胶皮管大水漫灌,1亩地平均要花七八十块钱,而现在只需要2块钱水费、3块钱电费就能把地浇好。”
大型设备替代人工,不仅让邱守先一样的种粮大户“一个人管数千亩地”成为现实,也让往常“闹腾”的春耕变得“静悄悄”。这背后都离不开商水县一个庞大的“148”智慧农业工程支撑。
河南省商水县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据商水县农业部门介绍,近年来,商水县按照全国领先的粮食生产示范区标准,投入巨资在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96.5万亩。除配套标准统一的道路、沟渠、地埋管线等基础设施外,还配备了8.5万多台(套)农机设备、80多台无人机、4架直升机。
依托标准化硬件,商水县“148”工程将农业软、硬件集合成一个庞大的智慧农业系统。系统不仅包括1个农业技术管理中心,而且包括大数据存储、农情监控、应急处理、智慧气象等4个智慧平台和应用资产管理及设备监控分析、云视频管理、水肥一体控制、天空地一体化智慧气象等8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系统。
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系统负责人刘晓说,以农作物病害防控为例,小麦的常见病害通常由孢子传播,而农田内的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系统能随时捕捉农田周围大气中的孢子,对其进行培养后,机器会自动将培养后的结果拍照、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当地植保技术人员对信息进行检测评估后,会将鉴定结果通过手机app反馈给农户,农户通过手机就可以远程调度防控设备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病害。
有了机器抓“孢子”防病、直升机喷药控害、水肥一体机灌溉,邱守先的种田生活越来越悠闲。他说,现在,每天到地里转转,“也没有什么活儿,就是享受种地的快乐!”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