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天天学习丨这两个词总书记为何一再提起?

2021-04-19 17:08 ​央视网    阅读:2553 

天天学习4月16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到碳达峰、碳中和。他指出,我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这两个词有何来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有哪些?我们每个人又能为之做些什么?跟着《天天学习》栏目一起了解。

中国什么时候提出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还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网络热词。

为啥要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一个协定——《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二氧化碳,如同给地球穿了个“棉袄”,让地球无法散热,温度持续升高。不少科学家认为,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议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我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是:少排、不排和负排放。“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加大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一片独特的“碳中和林” 

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上阳村重阳坞,有一片334亩的“碳中和林”。2017年3月,这片特别的树林种下了27722株红豆杉、银杏、浙江楠、栾树、无患子等珍贵树种,用于抵消G20杭州峰会排放的6674吨二氧化碳,以实现G20峰会零排放目标。这片“碳中和林”栽种的树种既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和观赏性,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据测算,这片林子在20年里将累计增加碳汇6680吨,除了实现G20峰会零排放目标外,还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0余万元。

中国从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过渡期仅30年 

碳达峰与否是事后进行大量数据评估才知道的,欧洲实现碳达峰时间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后,经历了一个平台期才开始下降。

欧洲发达国家承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将开启其碳排放快速下降的阶段,欧洲碳达峰时间与其承诺的碳中和时间相距约为60年,而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过渡期仅30年,这要求中国在能源和经济转型、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速度和力度上,都要超越发达国家。

虽然我国实现碳中和比发达国家实现碳中和的难度大、时间短,但是我国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提出有力的“3060”碳目标,释放了清晰、明确的信号,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怎么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一点贡献呢? 

其实碳中和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咖啡杯上,吸管的位置被可翻盖直饮代替,塑料吸管也被环保可降解吸管代替,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奔驰在马路上。类似的变化还有很多。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个体都息息相关。及时关电脑、自备购物袋、优先选乘公共交通、种一棵树、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做好身边的减排“小事”,就能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8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