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樊中华 郁玫)一场台风袭来,剧烈晃动的树冠将临近的电线电缆扯断,导致区域性停电。
被称为“城市大脑”的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迅即通过无人机、探头等锁定事故地点,迅速给出“修剪树冠、修复电缆”的处理方案并同时派单给区生态环境局绿化中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安交警部门、相关街道居委会。半小时内,包括浦东供电局维修人员在内的几方在事故地点碰头开会,明确各自任务。两小时内,电缆修复完毕,光明重新送达千家万户。
这是上海城市治理多部门联动、即时响应的一个缩影。
“跨界”协作精细治城
2020年4月,上海出台《上海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以数字化科技探索超大城市的精细化“智”理之路。其中,如何打破壁垒,通过政务流程再造,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线上线下联勤联动机制,既是“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实现的基础,也是其题中之义。
“城市是多样化人群聚居的载体,因此其治理往往是一个场景蕴含诸多细节,”曾主导台风停电事故响应方案设计的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称“浦东城管执法局”)信息指挥中心应急科科长刘健平告诉中新网记者,“一次停电,涉及到树冠要做何种程度修剪,要在城管局备案以免被误判为毁绿,居委会需要摸排辖区是否有24小时生命维护设备的使用者或养热带鱼的家庭,道路边的车辆需要提前通知腾位以便维修作业,这必然需要多方协作。”
装有8个全景智能摄像头的执法巡查车 浦东城管执法局 供图在浦东城管执法局局长张立新看来,“跨界”协作是数字化转型中的一大挑战。“比如说数据共享,面临着不同部门数据标准不一的问题,这就使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使用程度受限;再比如浦东率先探索管执分离、综合执法,执法部门与管理部门如何密切协作配合,也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浦东城管执法局已经在此方向上做出了尝试。“在开发设计城管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时候,我们就想,应该在细节上‘多考虑一些’,‘多前进一步’,用管理的思维来思考执法工作,把管、执之间的模糊地带也做扎实。”张立新说。
社区是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浦东城管执法局率先将执法人员“沉入”社区,通过联勤联动微平台成为社区治理的协助力量之一。
“我们居委会、物业对社区一些投诉只能以情理劝解解决,遇到一些不配合的当事人就会反复扯皮,效率极低。但执法人员以法律为武器,能够在第一时间让对方明白违法后果,阐明利害关系,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牡丹第七居委党组织书记舒征说,“我们是‘情理法’,公安和城管部门是‘法理情’,配合下来,社区管理效率明显提升。”
在刘健平看来,数字化让“跨界”协作更加便捷,也因此使很多“老大难”的治理场景得以创新重构。
他举例如城管与公安系统合作,可通过交通探头捕捉到每天跑10个小时以上的机动车,城管局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后,就可以形成初步的“黑车库”,并在景区等黑车高发地点监测,一旦进来触发警告,就可以精准执法。”
综合执法再造“新机”
挑战的另一面通常隐藏着机遇。
在张立新看来,数字化下的“跨界”协作,既可成为城市良性发展的关键助力,也是城管执法队伍革新转型的契机。
“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域,浦东城管执法局有机会在内部先行尝试,对19个领域1800余个执法事项按照执法场景重新梳理、整合,再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执法效率。”张立新说。
例如最寻常的汽修厂占道洗车场景,会涉及到交通、环保、垃圾分类、市容城建四个执法部门,传统上是四部门各自去进行执法检查,但综合执法可在内部进行资源整合,以一个部门为主,兼顾其他三个领域,或四个部门协调一致,一起登门检查。“这样既节省人力,也能对企业的正常营业产生最少的影响。”张立新说。
同时,更加多元立体的数据可以通过综合执法汇总在城管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而成为线上执法闭环不断优化的基础资源。
刘健平则举例说,对之前一些单条线执法不足以根治的问题,综合执法下可通过设计一套协同合作的闭环流程,实现叠加处罚,产生威慑。
“例如16号地铁线野生动物园站附近,会有农民将自留地改建为非法停车点,对私家车收费停车,以往只按照交通执法处罚是200-2000元,远低于其非法收入,难以奏效。综合执法下,我们可以同时按照违法用地处罚,并勒令其恢复农用土地,成效立见。”
“这正是综合执法的优势所在,我们在将不同领域执法事项学精学透的情况下,就能围绕不同场景进行执法流程数字化再造,”张立新坦陈,浦东城管执法局正在优化提升综合协同防控效应,“从发现、检查到惩处、结案,城管局内部应建立起怎样的转化机制,是我们现在亟待进行的另一个创新突破。”
由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由“人海”“随机”战术转变为“全覆盖”“专业化”,由单打独斗转变为建立内部贯通、外部协同的“合作网”,由被动的“应变”转变为主动的“求变”……
张立新表示,无论是综合执法还是数字化转型,都是上海给予城管执法队伍成长变革的时代新机遇。“上海要引领中国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浦东城管理应在这个创新之地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治理做出示范。”(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