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山樱花绽放的春天——云南拉祜山乡教育巨变记

2021-04-05 10:42 新华网   田博群  阅读:4946 

  新华社昆明4月2日电 题:山樱花绽放的春天——云南拉祜山乡教育巨变记

  新华社记者李银、吉哲鹏、严勇

  春天里,群山连绵,粉红的山樱花点缀在绿色林海中。在半山腰,一排楼房矗立,国旗迎风飘扬,琅琅读书声在山间回荡。

  这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哈卜吗村小学。多年前,这里的一些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上学困难,有时候还得和家里的兄弟姐妹换着上学。

  今天,偏远的大山里却是另一番模样。拉祜山乡教育事业巨变,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缩影。

  18年后的重逢

  18年后的春天,在木戛乡哈卜吗村小学,语文老师周静红和她的两名学生重逢。

  一张老照片,让师生三人瞬间穿越到18年前。

  澜沧县总人口50.99万人,其中拉祜族人口约22万人,占全国拉祜族人口的一半。拉祜族是从原始社会等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曾长期被贫困问题困扰,教育发展不均衡。

  2003年,新华社记者在澜沧县富邦乡半山村小学、木戛乡哈卜吗村小学等学校,目睹了贫困造成的痛心场景。

  那年6月的一天,周静红正在给五年级学生上课,刚好被记者的镜头捕捉到。跟她“同框”的其中两个孩子坐前后桌,男孩叫张扎妥,女孩叫张娜而,都是附近村寨的拉祜族学生。

  当时,学校教室用木桩做墙、糊上泥巴挡风,一到下雨天,教室里全是泥巴。周静红回忆,每到开学前几天,老师们还要当木匠,修补课桌椅。

  记者走访时,很多学生没有鞋穿,连睡觉都是几个人合盖一床有窟窿的被褥。

  当时,12岁的张扎妥读五年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因条件有限,每天吃的基本是辣椒面拌米饭。

  如今的学校,教室宽敞明亮,上课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室有3500册各类图书,食堂里的饭菜营养可口,宿舍里当年的木板床换成了高低床。

  这些变化,让重逢的师生赞叹不已。张娜而小学毕业后外出务工,女儿罗娜努也在这所村小就读。在久别的老师面前,她羞涩地笑了。

  “根本没法比,比我们那个时候条件好太多了。”张娜而说。

  再当一回我的学生

  多年以后,看着课桌前端坐的孩子们,富邦乡中心完小教师罗亚忠想起曾经工作过的半山村小学,心头涌起关于时光机的愿望。

  当时,32岁的罗亚忠担任半山村小学校长,学校条件非常艰苦,村民用竹片搭建简易房屋给学生住,墙上贴着塑料布挡风。

  更无奈的是,许多贫困家庭只能让几个孩子轮流上学。为减少辍学现象,罗亚忠和同事经常要为学生垫交书费。

  这些年,随着国家大力投入和经济社会发展,澜沧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补齐边疆民族地区教育设施短板。

  随着教育基础设施升级,2020年9月,半山村小学撤并到富邦乡中心完小,原校舍改造成村里的幼儿园。

  如今,富邦乡中心完小图书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孩子们有了专门的电脑室和舞蹈室,每天都有肉吃,教室里还有饮水机。下课铃一响,孩子们在悬浮式地板铺成的防滑球场上打篮球、跳绳,有的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芦笙舞。

  2019年,半山村脱贫出列,摘掉“穷帽”的3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包括当年记者采访过的六年级学生李娜儿。今年,她的两个孩子分别在富邦乡中心完小读五年级和一年级。

  在李娜儿家门口,记者向她的母亲罗娜朵展示了18年前的视频资料。罗娜朵一下就认出了视频里的自己和光着脚的女儿。“我小学一年级只读了3个月。女儿也因为家里穷,读完小学就没钱上了。现在生活好了,我一定要让两个孙儿上大学。”她说。

  看着当年的学生,再看看现在的校园,罗亚忠的眼眶红了:“真希望能有一台时光机,让当年的学生来到现在的教室,让他们再当一回我的学生,好好把书读完。”

  村小菜地见证变迁

  哈卜吗村小学有一块绿油油的菜地,这5亩菜地在学校教学楼背后的山坡上。春天里,大青菜长得正好。这几天,师生们又翻土栽上一些白菜秧。

  从1959年办校伊始,这块菜地伴随一代代师生成长,见证了学校的变迁。

  2004年10月,23岁的杨启秀中专毕业后来到这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开始她的教师生涯。读书期间,为了能吃饱饭,她每天在食堂勤工俭学,接连干了3年。

  如今,她的学生再也不用为吃顿饱饭犯难了。这些年,“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政策在澜沧县陆续实施,哈卜吗村小学学生的吃饭问题得到解决。

  在办学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这块菜地保留至今,被赋予了另一种含义: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传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每周三下午,学校会给孩子们安排劳技课和劳动课。劳技课上,老师会教孩子们如何煮面条,南瓜花开的时候还教人工授粉。劳动课上,挖地、搭瓜架、施肥、种菜等,由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完成。

  因为这块菜地,哈卜吗村小学曾当选云南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平日里,食堂师傅用这块地里的蔬菜给师生做汤、炒菜,腌制佐餐的泡萝卜、酸腌菜。去年肉价上涨,学校还以菜换肉。“我们把吃不完的蔬菜拿去换了500多斤鸡肉,孩子们吃得可开心了。”杨启秀说。

  相比十几年前,最让老师们高兴的是学生成绩的提升。在哈卜吗村小学,杨启秀刚开始从教那几年,学生的语文成绩基本上只有20分到30分,现在有些班级语文平均成绩能达到70多分甚至更高,她所教班级的语文平均成绩在乡里排名第一。

  希望在大山中升腾

  面对镜头,澜沧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杨彬两次落泪,其心境和感触却完全不同。

  2003年,杨彬33岁,担任澜沧县金朗中学校长。一个拿着空碗躲在角落的孩子,让他面对记者抽泣:“我知道他为什么不跟同学一起吃饭,看看那个碗就知道了,里面什么都没有。”

  当时,贫困使澜沧县的基础教育举步维艰,云南在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工程和“两免一补”“特岗教师”等计划分配上尽力倾斜。在国家和云南省的支持下,澜沧县于2009年顺利完成“普九”攻坚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拉祜山乡教育事业突飞猛进。2014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累计投入资金4.86亿元,帮助澜沧县实施“全面改薄”、校安工程等项目;2019年,澜沧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通过国家级验收。

  据估算,2020年澜沧县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年多,这一数值在2003年时只有3年多。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54所,在校在园学生7.34万人,中小学校舍面积已达60万余平方米,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

  澜沧县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也大幅提升。杨彬介绍,全县现有教师4171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74%,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83%,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65%。

  这些年,大山里还办起了幼儿园。澜沧县现有123所幼儿园,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班)率为85.21%。

  2003年,在勐朗镇南甸村窝拖寨,记者拍摄了一张4个小孩站在茅草房前的照片,有2个还光着屁股。如今,这个村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已脱贫,茅草房变成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楼房,适龄儿童都送到由南甸村小学改成的幼儿园。

  “以前,面对贫困我感觉很无助。现在很激动、很欣慰。”看着当年的采访视频,杨彬再次落泪。 【编辑:田博群】

4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