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毕节3月31日电 题:探访贵州地震演练现场:战时装备先进 战后保障充沛
作者 袁超
3天,短短的3天,对参加3月29日至31日贵州省大规模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的消防指战员们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磨砺和锻炼,也是对贵州省消防在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跨区域救援综合作战能力及后勤保障能力的一次检验,同时也是对消防救援先进装备的一次展示。
面对演练现场各类先进的救援装备,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战指导员冯轶为了能让记者进一步感受到先进的消防装备,带着记者去到了演练的核心区域。
图为冯轶在向消防员介绍演练现场的地理环境。袁超 摄在演练的核心区域,冯轶向记者介绍各个科目救援时所用的装备:在深井大空间顶撑救援中,为了能够更快地把被困者运送至安全地带,消防员在楼层间搭建起绳索桥,将被困者抬上担架后,五名消防员配合着把被困者从废墟中安全升至绳索桥,快速转移。面对阻挡救援路的墙体,消防员熟练操作着混凝土切割机和凿岩机进行破拆,短时间内就把厚度约20厘米的墙体破拆掉……说话间,一辆有着8个轮胎的小车快速穿过布满碎石的废墟。“那是水陆两栖救援车,不仅可以陆上跑,还可以下水!”冯轶骄傲地说。
今年36岁的冯轶已是有着14年救援经验的“老消防”,从参与救援到带队赶赴贵州省及周边省份的各大灾害现场,他见证着消防救援装备以及后勤保障的飞速发展。在此次地震演练的现场,他几度回想起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援现场。
图为消防员对墙体破拆后救出“被困者”。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发生8.0级地震。当时刚入队不满一年的冯轶接到了前往灾区增援的任务。“当时整个救援条件非常艰苦。”冯轶回忆,在进行浅、深层次的搜索救援中,要将发现的被困者快速转移,然而一块巨大的楼板死死压住了被困者,用了很长时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才移开。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让冯轶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看到了当时中国救援设备与国外救援设备的差距。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冯轶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装备达人”。
和冯轶在核心区待了仅仅半个小时,他所介绍的装备就已经上百件了。亲临了现场,记者看到了这些装备在救援中所发挥的实际救援作用。现在消防队伍的专业性建设越来越强,针对不同的灾种,组建了相应的救援队,譬如:贵阳市重型地震救援队中就包含了绳索救援、水域救援以及搜救犬救援等专业队。
图为后勤保障人员正在制作餐食。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装备配置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随时能‘调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作战训练处(特种灾害救援处)处长孟吴恒介绍,改革转隶以来,贵州省消防救援队伍紧紧围绕“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使命,立足“抢大险、救大灾”实战需求和复杂严峻的灾害事故特点,提请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消防经费投入,配备了一系列专业救援装备,全面运行“中部、东南部、西部”战勤保障基地,配备了以水域救援、地质灾害、危险化学品处置、酒类火灾扑救等专业救援装备。
在救援中,后勤保障要跟进。一台红彤彤的消防后勤车内,后勤保障员按照制作标准,陆续从车上的冰柜内拿出新鲜的食材,架上四口大锅,开始分工制作餐食,麻辣鸡翅、青椒回锅肉、麻婆豆腐……香喷喷的五菜一汤套餐出炉。为了让队员们吃得更加营养,后勤保障员还为消防员准备了餐后水果。像这样的后勤车,可以保障200名甚至更多的消防员用餐。
图为“大数据+保障”系统部分功能展示,通过平板电脑感应,立即显示出装备物资名称及编号。袁超 摄“不仅可以吃饱吃好,而且,如今在后勤保障上有了大数据的支撑,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战勤保障处处长龙斌拿出一块平板电脑向记者展示“大数据+保障”系统,只见他取下抢险救援头盔,通过平板电脑一感应,屏幕上立即就显示出该头盔的名字以及编号。龙斌笑言:以前救援回来,装备入库我们还得慢慢去识别,一笔一画进行登记,现在,一个小时就能够登记完毕。
龙斌所展示的“大数据+保障”是贵阳消防救援支队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手段自主研发装备物联网平台,能够实现战时装备精准化保障和平时的智能化管理。出警时,指挥部实时掌握从一键下达装备物资调拨命令、物资出库、到达集结地建立补给站的全过程动态信息。装备技师通过手中的手持终端可以对调拨物资上的无源射频标签进行快速批量扫描盘点以及配发,并将结果秒级汇总,从而快速高效地完成现场装备点验及配发工作,且战后可对各配发对象依次回收应急物资,全面提升救援现场战勤保障效率。
入夜,海拔较高的威宁县没有了白天阳光照射的温暖,气温急剧下降。在演练的集结场地上,一排排单兵作战帐篷整齐摆放着,劳累了一天的消防员铺好自动充气床垫后,钻进睡袋进入梦乡。一名正在巡逻的场地保安关掉了手中电筒,望着操场上的睡袋说:“这一刻的宁静,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的坚守”(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