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里“长”出别墅,治理难点在哪里?
之所以拆不掉违建,关键还是那些地方政府的“政治站位”不够高,领导干部不敢担当、不敢执法,对违法建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整治拆违的决心。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3月26日报道了一起别墅违建案,名为新农村建设,实则非法占用耕地建房。在当下严格土地管理的形势下,这是一起典型的顶风作案。
从多年调查的经验来看,农村集体土地上的违法建设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治理难点。违法建设有巨大的利益,因此吸引不少人冒险,甚至个别地方的干部卷入其中,成为违建的保护伞。
由于法治意识不到位,有的地方政府还充当了鼓动、默许农村违法建设的主体。以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盘活所谓“闲置”宅基地等等理由,绕过法律规定的审批程序,鼓励农村集体或明或暗地违法用地。
土地管理执法制度不健全也是一大问题。农村违法用地的利益实在太大,导致各方利益联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阻隔政府执法的权力利益网络,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出现。但是,再难的治理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短期来看,这就是进行实实在在的拆违整治。
2018年,笔者在北京市调查,发现当地整治拆违力度非常之大。经过土地违法整治,北京市的土地管理秩序大为好转。村集体和农户强烈地意识到,不能再侥幸了,也不能再以为“法不责众”,因为政府拆除违法建筑是有法律支撑的,违建带来的损失最终是要自己买单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之所以拆不掉违建,关键还是那些地方政府的“政治站位”不够高,领导干部不敢担当、不敢执法,对违法建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整治拆违的决心。
不过要彻底地治理违建,保持长期的秩序,以《土地管理法》为中心,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法律及政策,强化基层土地管理执法的治理体系才是根本性的办法。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耕地上的违法建设整治正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夏柱智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