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康定3月25日电 题:从贫困村到“明星村”:俄达门巴的蜕变之路
中新网记者 王鹏 吕杨 刘忠俊
3月下旬,川西高原阳光猛烈,雪山耀眼。在折多山脚下,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俄达门巴村。2020年,这个175户831人的高原牧业村,人均收入超22000元。而在几年前,这个村子还是国家级贫困村。
俄达门巴村隶属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318国道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10平方公里,是纯牧业村。脱贫以前,牧民收入以采挖虫草、销售牦牛奶为主。
“以前村民们居无定所,住草场帐篷,跟在牦牛屁股后面走。”回忆以前的贫困生活,俄达门巴村党支部书记降秋杜吉锁紧眉头。那时,100多户村民散居在136平方公里土地上,很难通电,更无法通路,出行只能靠骑马。
图为木雅圣地景区。 王鹏 摄其实,这个雪山下的村庄有绝佳的自然禀赋——高原风光美轮美奂,318国道上更是有全国各地的游客。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成为脱贫攻坚以来俄达门巴村的课题。
转机发生在2015年。那一年,村子成功引进木雅泽朵旅游公司,在村子里打造4A级景区——木雅圣地。村企之间建立了“景区共建、发展共赢、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以闲置土地、草场等自然资源入股景区,和企业商定收益按照2:8比例分红,全村村民的股东身份因此确立。
“从那时起,我们村实现了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降秋杜吉说,每年年底分红是村民们最高兴的时刻,景区和折多山顶观景平台每年给村集体保底分红125万元,仅这一项就使全村人均增收1500多元。“景区还每年出资30余万元为全村村民购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民们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俄达门巴村还依托318国道发展沿路经济,瞄准过往货车和骑游客的加水和补给需求,将原来单一且不规范的19个加水点合并升级为14个集加水、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点,形成了路沿经济带。
49岁的村民拉措就在国道旁经营着一处综合服务点。每当来往的货车停下,她总是笑盈盈地上前,娴熟地为货车加满水。她的两个孩子正在读书,大女儿则在木雅圣地景区工作,年收入3万多元。
图为俄达门巴村。 王鹏 摄“现在的日子真是比以前好过多了,变化真的很大。”拉措说,牦牛养殖、景区分红、综合服务点、女儿景区工作等几项收入加起来,4口之家年收入近10万元,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俄达门巴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还在持续推进。村里有一处常年60℃左右的露天温泉,出水量大。早几年,当地牧民在渗水处挖了一个洗澡池,每天来此洗澡的牧民络绎不绝,但温泉频繁使用却无人维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020年起,村子利用产业发展资金,将过去的露天洗澡池改建成“雪线缇茹温泉”,出租给村里的三名致富带头人经营,每年租金60万元,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还解决4个牧民的就业问题。
“我们村发展越来越好,甘孜州很多乡镇都来考察学习,很多人还说想把户籍迁过来!”近年来,俄达门巴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明星村”,这让降秋杜吉无比自豪,“我们村175户现在小汽车就有127辆,这个比例比很多城市都高。”(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