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的120,超半数电话都不急
本报记者 杨绪军
2020年,北京急救中心共接听电话1579474次,不过工作人员表示,超过半数电话都不是急救医疗需求,其中7万余次电话由轻症患者呼出。为避免浪费急救资源,专家建议,在急救系统中,应当把调度员放在核心位置。
出车一天就俩急茬儿
今年3月18日,一辆急救车从北京急救中心西部分中心出发,赶往玉泉路附近。调度员下达的指令显示,这是一个呼吸困难患者,要抓紧时间赶到现场。
北京急救中心西部分中心驾驶员吕文昊赶到指定地点时,患者家属正抽着烟站在路边,一辆车正打着双闪停在辅路上,而医院离此地不过数百米。
家属解释:“刚才拉着我们家老爷子去医院,堵在门口了,又没地儿停车,索性我就把车开到这里来了,想让你们给我拉到医院。”
吕文昊很无奈,但也只好把患者送到医院急诊门口。开了十六年的救护车,吕文昊说,最早干这行儿的时候,绝大部分病人不到紧急关头不会轻易叫救护车,但现在,一个班出车八九趟,能赶上两件急茬儿就不错了。
西部分中心急救医生杜鑫田每周都会遇到好几次搬抬病人的“急”活儿,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有骨折术后要到医院拆线、换药、复查的;有去医院做透析打不上车的;还有说自己刚做完股骨头置换手术,处于康复期不能颠簸的。
宠物狗生病也打120
前不久的一天凌晨一点多,一名调度员接到一位女土焦急的求救电话:“120吗?我儿子是先天性心脏病,你们快来看看吧!”电话里这位女士哭得稀里哗啦,情绪已经无法控制,旁边的丈夫连忙接过电话,说孩子刚才还在抽搐,现在已经不抽了。行车路上,随车医生不放心又联系了一遍患者家属,把病情详细问了一遍。
到了居民楼,女家属已在楼下等候,眼泪还挂在脸上,看着医生和护士跟着家属一起进了单元门,吕文昊赶紧找地方停车。车头都还没掉好,护士提着诊箱和心电仪已经出来了,一问,原来患者说的“儿子”不是人,是一条宠物狗……
7万多次电话都是小病轻症
2020年,北京急救中心共受理了45万余次的急危重症患者呼叫,但也有7万余次电话由轻症患者打入。
前不久的一天凌晨,调度员接到了一位男士焦急的求救电话:“我妻子浑身哆嗦、颤抖,目前正在昏迷中,救救她吧。”接到调令,北京急救中心经开区中心站急救医生王超杰马上出门。
到了现场,血压、血糖、心电图检查都没事,问了几句,王超杰就明白了,又是一次夫妻吵架导致的“急救”。每个星期,王超杰都会碰到因为小两口儿吵架而呼叫120的情况,理由也千奇百怪,有的因为感情不和一个礼拜叫了3次救护车,让急救人员给评评理,还有的在电话里说心脏特别不舒服,到了一问才知道是为了把动静闹大,让对方害怕才打的120……
本就宝贵的急救资源更应该用在真正的急事儿上。北京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中心办公室郝丽丽提醒,突发的呼吸心跳骤停、严重的胸痛、心肌梗死、突发的肢体活动不利、急性脑血管病、分娩以及车祸等大的创伤,必须在第一时间拨打120;而对于那些确定不需要医疗服务,只是单纯用车、用担架的,则尽量避免占用急救资源。
专家建议
调度员要把好第一关
对于无效电话占用急救资源的问题,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亚东一直非常关注。他认为,在急救系统中,应当把调度员放在核心位置。
发达国家的急救系统运行时间长,整套体系也很成熟,王亚东介绍,这些国家的调度员里有一些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很多临床症状有模糊地带,比如有些疾病病因非常多,症状各不相同,需要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来做出判断。此外,国外的急救系统往往和社区卫生系统关联,不太紧急的病人可以由调度员转给社区医生。服务也非常多样,包括指导就医、购买药品、病人长途转运等,公众凭身份识别号打急救电话后,系统会自动关联其健康档案,供调度员参考。这些都值得借鉴。
同时,应当赋予调度员急救资源分配的权力。“这样,调度员才能放下心来,大胆地把有限的急救资源分配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王亚东说。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