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互助3月18日电 题:高原土乡已故书记朱先太:“辛苦指数”就是群众“幸福指数”
作者 李隽 马文明
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有一位被土族民众怀念的已故“第一书记”朱先太。
在他驻村的互助县台子乡上台村,大家都说:“朱书记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全部用在了脱贫第一线,他用有限的生命,把群众的事做到了最后。”
图为朱先太(中)了解村民耕地情况。(资料图) 马文明 摄春耕时节,记者来到互助县台子乡上台村,在朱先太生前用过的日记本上看到:“群众的所思所盼就是我工作的方向,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就是我的办公场所,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
翻看日记时,上台村党支部书记王全仁不断叹息,遗憾地说:“现在全村过上好日子了,离不开朱书记的辛苦,可惜的是,他再也看不到我们的幸福生活了。”
台子乡上台村属半浅半脑山地区,距互助县城8公里。不仅是省定贫困村,也是朱先太用生命“赛跑”的地方。
“书记来村上五年多,带领全村3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8.8%降至零。他日夜奔波在扶贫工作上,总说‘辛苦指数’就是群众‘幸福指数’。”王全仁说。
刚刚驻村时,朱先太每天奔波于左邻右舍,听着家长里短,工作在田间地头,将上台村的基本情况、产业布局撰写成了调研报告,并将村情民情烂熟于心。
图为朱先太正在吃饭。(资料图) 马文明 摄“工作中他偶尔会感到身体不适,他说脱贫工作不能等,从2018年10月开始,就开始医院、村里两头跑,还经常打着吊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扶贫工作队员贲守山回忆说,很多次,大家劝朱先太好好修养,但他总说要好好坚持。
在村民刘永清的眼里,朱先太是自己的亲人:“我的腿不好,干不了重活,书记觉得养殖和种植都不适合我,就帮我贷款买了装载机,让我参加培训。2017年,我就可以出门赚钱了。”
从1000到3000元,再到如今还清了贷款、外债,旺季每月5000元的保本收入已经让刘永清一家过上了好日子。
“我几次想请朱书记到家里喝点小酒,他每次都说‘下次’,现在连‘下次’的机会都没有了。”刘永清难掩心中的失落。
在朱先太的积极争取下,上台村先后举办农业技术和科技信息培训班,实现了全村群众科技培训全覆盖,争取到的各项惠农建设项目让民众得实惠、增收入。2016年底,上台村全面完成33户102人的脱贫任务,全村人均纯收入较2015年增加了2700元。
图为朱先太(中)冒雨走访民众。 马文明 摄“朱书记查出肾病综合症后,还是一心工作,经常吃泡面、干馍馍或是直接不吃饭,忙起来经常忘了吃药,怎么劝都没用,后来村民们自发给他送饭,饭菜都是少油少盐少糖的,大家都希望书记保重好身体再工作的。”贲守山说。
2018年以后,朱先太每年都要去西京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在抗疫一线的整整46天里,朱先太拖着病体奔波在各个防疫点上,他因劳累过度而加重了病情,住进了医院。
从2006年开始,朱先太就在资助学生。到2016年,10个地方、30个学校的学生接受他的资助。与此同时,朱先太成立了“春之语”互助志愿者服务社,多年来,朱先太牵线搭桥,会同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共捐助资金近1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00多名,捐助衣物、图书、文具、课桌等共计40万余元。
他自己资助贫困学生5名,资助款物近3万元。参加志愿者公益活动的足迹遍布互助、化隆、循化、大通、乐都、平安、湟中、玉树等地区。
2021年2月13日,朱先太告别了他热衷的事业和乡亲们。“书记,我家的收入今年又增加了2万。”“书记,刘生贵母子的生活很幸福。”……
追悼会上,乡亲们一声声的“书记”,告诉的都是朱先太生前最牵挂的人和事。(完)
【编辑: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