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根针、一缕线 草原绣娘带乡亲“绣”出花样生活

2021-03-04 22:38 中国新闻网   房家梁  阅读:1878 

  中新网兴安盟3月4日电 题:一根针、一缕线 草原绣娘带乡亲“绣”出花样生活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一根丝线,一头牵着万千百姓致富生计,一头连着千百年文化传承。”3月4日,白晶莹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刺绣车间,忙碌着一批批蒙古族刺绣订单。

  日前,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下称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长白晶莹获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过去的4年里,白晶莹带动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元(人民币,下同)……她用针尖刺破贫困,带领草原绣娘“绣”出花一样的幸福生活。

  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兴安盟,曾是内蒙古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

  如何摘掉“穷帽子”实现逆袭?“国贫旗”--科右中旗作为中国蒙古族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将蒙古族刺绣发展成当地特色产业扶贫的重头戏。

  蒙古族刺绣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科右中旗的蒙古族刺绣可谓“始于宫廷王府、兴于百姓民间、隐于市井村落”,是当地特有的草原文化瑰宝。

  蒙古族刺绣是白晶莹从小练就的“童子功”,她说:“历经千年风雨,蒙古族刺绣在当地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

  2016年,白晶莹主动挑担,成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扶贫计划”的推动者。没有经费买图样,她用白纸自己设计、绘制蒙绣图案,现有的1072种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全部出自她一人之手。

  农忙时节,农牧民没办法集中学习,她便利用所有休息时间和假期下乡入户培训,并通过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材料发放、统一成品回收、统一收入结算的方式,让贫困妇女在家门口掌握致富技能。

  年过半百的白晶莹笑称,现在自己已经修炼成了“菩萨心、婆婆嘴、橡皮肚、毛驴腿”。

  “这个小片服饰花纹,绣3天能挣100多元,一个月下来赚2000元没问题。”代钦塔拉苏木(乡)道兰毛都嘎查(村)60岁的一级绣娘王秀莲说,以前,她只能靠低保补助维持生计,如今,刺绣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止到目前,白晶莹的足迹遍布科右中旗的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并设立了51个产业村,举办了130余期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培训绣工16000人次。

  2019年8月,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命名科右中旗为“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

  截至2019年底,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产值达到2000万元。同年,该旗退出国家级贫困旗县序列。

  “作为非遗,蒙古族刺绣要想走出深闺,打开国内外市场,还需不断提升它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白晶莹探索出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蒙古族刺绣产业市场运营机制。

  现在的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基地里,缝纫车间、刺绣车间、成品室、研发室、展览室一应俱全;设计开发的包、桌旗、蒙古袍等系列主题产品也亮相法国国际订货会和米兰时装周。

  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文化博物馆中,1072种刺绣产品分为7大系列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使蒙古族刺绣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完) 【编辑:房家梁】

7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