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2月27日电 (记者 杨伏山)千年民俗“油炬走境”闹元宵活动,26日晚在厦门海沧社区莲塘别墅广场火热上演。这项被列入厦门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民俗活动,展现了当地民众手擎火把,绕境而行,蜿蜒如龙的壮观场面。
“油炬走境”闹元宵活动现场。 唐光峰 摄这是该项民俗活动入选市级非遗项目后的首次亮相。
元宵节是中国百姓十分重视的传统佳节之一。在厦门海沧,元宵时节,当地民众除了吃汤圆,还有一项有趣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那就是被誉为厦门“火把节”的“油炬走境”,成为海沧社区、古楼农场、青礁村、囷瑶村等村庄民众庆祝元宵佳节的一种独特方式和极具观赏价值的民俗活动。
“油炬走境”闹元宵活动现场。 唐光峰 摄“油炬走境”相传源自汉代,当时就有民众举着油炬,在乡间田野驱赶虫兽,祈祷获得收成,沿袭至今。2019年底,这项民俗活动被列入厦门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油炬走境”闹元宵活动现场。 唐光峰 摄当晚,海沧社区民众手持燃烧的“油炬”,与舞龙、舞狮、锣鼓乐队等阵头组成走境队伍,从宫庙出发,沿着村庄一路蜿蜒游动,队伍前后约有数百米,像一条火龙浩浩荡荡前行,寓意扫除邪恶污秽,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记者在现场看到,民众所持用于走境的“油炬”,是一根长约两三米的竹竿,在上端十字破开,绑上草纸,再将花生油浇在纸上点燃,男男女女,手持点燃的竹竿,在村庄、社区境内沿途行走,寓意国泰民安,百姓生活红红火火。
在“油炬走境”现场,一群小朋友提着大小不一的红灯笼,也引起记者的关注。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油炬走境民俗活动,也在一代一代传承中变革创新,如今有些“油炬”已被没有明火的红灯笼取代,这种变化,既比较安全,还能循环使用,因而也更加环保。
今年已届83岁高龄的张姓社区居民对记者说,从小就看“油炬走境”,都已经几十年了;希望这项千年民俗活动,能够代代传承下去。(完)
【编辑:郭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