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反映垃圾山多年无果检察出手
最高检发布15起公益诉讼检察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 本报记者 周斌
农村集市摊贩卖山寨版“奥利奥”“可口可乐”,检察机关推动治理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农村土地上随意倾倒形成巨大垃圾山,群众反映多年无果,检察出手,垃圾山变特色游园……2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公益诉讼检察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15起典型案例。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说,发布这批典型案例,是为发挥示范指引作用,推进各级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融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法治保障;更加准确把握“三农”领域办案重点和法律政策界限,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基本案情】贵州省清镇市麦格乡、暗流乡、红枫湖镇等地农村集市摊贩,存在着与“奥利奥”“可口可乐”等知名品牌高度相似、以假乱真的“山寨食品”“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等情况,形成食品安全隐患。
清镇市人民检察院于2020年11月立案后,成立专案组实地摸排核实,共走访乡镇集市8个,暗访摊点、摊贩100余次,巡查品种200余种,实物取证14次。查明清镇市部分乡镇农村集市摊贩销售过期食品、“山寨食品”“三无食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清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怠于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清镇市检察院向清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对清镇市农村集市食品安全问题全面排查清理和查处,并加强源头监管力度,规范食品市场。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部署开展“清镇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并同步推进常态化监管治理,从源头上消除盲区。
案件办结后,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及时下发通知,在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农村食品安全专项监督工作,共受理农村食品安全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41件,立案55件,发出检察建议52件。
【典型意义】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滞后,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检察机关聚焦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促成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加强源头监管力度,规范农村食品市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督促整治农村旱厕
【基本案情】2019年11月,福建省惠安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涂寨镇多个旱厕长期未使用、维护,留存大量淤泥和积水,个别深达两三米,存在安全隐患、污染农村生态环境。当年12月,惠安县检察院决定立案。经调查查明,多个乡(镇)的诸多旱厕没有得到有效整治。有关乡(镇)政府怠于履行生态环境治理和人民群众安全保障职责。
2020年1月,惠安县检察院先后向9个乡(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继续加大旱厕整治力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避免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处于被侵害状态。有关乡(镇)政府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加大对旱厕的整治力度,有序推动农村旱厕问题解决。
为确保切实解决问题,惠安县检察院持续跟进监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召开行政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形成整改方案。提出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分类分段进行整治,同步推进农村公厕建设。推动县政府部署开展乡村振兴旱厕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县207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排查处置,并拨付专项资金补贴鼓励群众填埋旱厕,切实消除农村旱厕带来的安全隐患。
截至目前,惠安县农村旱厕整治数量达1.4万余个,整改率达99.7%,取得良好的整改效果。
【典型意义】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厕所问题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惠安县检察院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社会舆论关切的严重公益受损问题,以整治农村旱厕作为“小切口”,以点带面,推动农村旱厕问题一揽子解决,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垃圾山变特色游园
【基本案情】河南洛阳市老城区井沟村位于城乡接合部,紧邻黄河支流瀍河岸边。李某等人在租赁该村土地期间,收取费用后由他人长期在租赁的土地上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形成巨大垃圾山,近80亩土地种植条件遭到毁坏,污染周边环境,夏季散发阵阵恶臭,群众向相关部门反映多年,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2019年4月,洛阳市老城区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公益诉讼、技术、法警等部门干警密切配合,多次到现场勘查,使用无人机航拍取证,并联系环境鉴定评估机构针对环境污染损害程度等问题进行咨询、鉴定。之后分别向区环保局、国土局、洛浦办事处、城管局及应急管理局发送检察建议,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行其各自的行政监管职责,相互配合,督促李某等人尽快清理垃圾,修复土地和受损环境。公安机关对涉及刑事部分立案调查。
检察建议发出后,老城区检察院持续跟进监督,督促各方开展垃圾山综合整治工作,共清理违法堆放建筑垃圾20余万立方米,生活垃圾400余吨,并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复垦土地200余亩,覆土平整绿化被占土地植树2万余株。目前,昔日垃圾山已变成环境优美的特色游园。
【典型意义】面临多个行政部门的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导致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治理问题,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厘清有关行政部门责任,主动争取党委支持,形成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合力,共同推动环境污染问题扎实有效整改,破解了行政执法难题。
助力精准识贫扶贫
【基本案情】河北省沽源县原是国家级贫困县。沽源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西辛营乡在落实国家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和贫困人口赡养政策中,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负有赡养义务子女的供养能力等未尽到严格审查核实职责,导致部分不符合条件人员享受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影响精准扶贫,损害国家利益。
沽源县检察院于2020年5月立案调查。办案人员通过询问、走访相关人员,对105份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申报审批程序的合法性进行调查核实后,向西辛营乡政府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对全乡已享受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和贫困人口赡养政策的人员进行重新审核,严格落实申请审批程序等。西辛营乡政府收到检察建议后,立行立改。
沽源县检察院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辖区内其他乡(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遂于同年8月向县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县民政局收到检察建议后,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指导全县其他14个乡(镇)对已享受相关政策的19550户重新进行审核,取消了60户不符合政策条件人员的申领资格。
沽源县检察院还针对个别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依法支持起诉3件。
针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专项监督活动,各基层院通过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取消了479户不符合享受政策条件的申领资格。
【典型意义】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兜底手段。检察机关聚焦该领域存在的监管漏洞,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促进相关部门严格依法行政,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落地。同时以点及面,部署开展专项活动,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区域内同类问题得到全面整治。
本报北京2月24日讯 【编辑: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