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2月23日电 题目:山西中医在非洲:缓解病痛 缔结友谊
作者 范丽芳 温永刚
1975年始,山西向非洲派出首批援外医疗队,从国医大师吕景山一根小小的银针震动喀麦隆,到文洪、刘永林、张默江等中医医生在受援国被热捧,45年来一辈辈中医人通过援外实践书写历史。作为有着十余年援非经历的山西医疗队员,孙翠萍见证了中医在非洲的“成长”。
潘卫峰向多哥卡拉医生讲解火针技术。受访者供图十余年援非见证“中医成长”
2005年至今,孙翠萍曾先后去往多哥、吉布提、喀麦隆三个国家,“从常规坐诊、义诊,到当地患者对中医的认可,我就想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1年,第二次到多哥卡拉时,孙翠萍制作了讲解针灸治疗的PPT课件,率先在受援医院为助手授课,边讲授边实操,这一创举得到院长和同事好评。
2019年底,孙翠萍到喀麦隆雅温得妇儿医院工作,她了解到小儿推拿在当地尚属空白,便于2020年举办了“小儿推拿专项普及推广”主题活动,这是山西援非史上首次在受援医院开展以中医针灸推拿为主题的专项活动。此次活动引发当地院方医护人员和民众的浓厚兴趣,院方表示,希望能把这项技术纳入临床实践中,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医针灸简便廉验获认可
由于气候、环境等诸多原因,颈肩腰腿关节疼痛、偏瘫、面瘫等成为非洲的常见病,车祸外伤、脑血管意外等导致的神经损伤及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也不在少数。但医疗基础设施落后、辅助检查手段缺乏,成为当地民众求医问药的“拦路虎”。而作为治疗腰腿痛、膝关节疼痛的重要疗法,中医针灸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逐渐在非洲“落地生根”。
吉布提四季如夏,最高气温可达50摄氏度。人们经常开空调,甚至在室外席地而睡,易着凉受寒,轻则身体不适、全身肌肉疼痛,重则面瘫。山西援吉布提医生赵利军说,经过针灸、火罐治疗,患者疼痛能明显减轻,既节省药费又减少药品对胃肠的刺激。
援多哥卡拉队员赵萍曾对来诊患者进行中医针灸调研,1600多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中医针灸对腰肌劳损、周围性面瘫等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0%以上;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0岁,平均年龄为45岁,“在这里拓展中医针灸是行之有效的”。
“郝世飞先生,非常感谢您来这里工作,你运用针刺技术治好了疾病,感谢。”郝世飞供图独特疗效引发“针灸热”
山西援多哥卡拉队员潘卫峰为治疗一位左膝关节肿胀疼痛的患者,在当地第一次使用火针技术,“他们的大夫感到很神奇,跟我学习的joseph医生(曾在山西省针灸医院学习3个月)学会了火针技术后,在他妻子身上试验,向我反馈火针有非常好的疗效。我详细告诉他火针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注意事项,长期为患者服务。”
山西援多哥洛美医疗队针灸科的郭张海、闫晓瑞,首次将小针刀等技术引入,让当地民众感受到中医针灸的独特魅力;在喀麦隆的“中国文化周”,甄晓然为各国参会人员演示针刺火罐技术,也引发了针灸热潮。
“针灸热”在非洲的不断升温,激发了当地学生和医务人员学习中医的热情。山西援喀队员朱永旺所在的医院是雅温得第二大学定点临床实习医院。2019年4月,7名非洲大学生被安排到该院跟诊学习。“闲暇之余,我也会与他们交流中医养生功法,如八段锦、24式太极拳。我也会对学生严格考核,不仅要求记住本周所学的常用穴位和经络,还要能在患者体表标记出正确位置。”朱永旺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非洲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医知识、了解中国文化。
正如患者向援吉布提队员郝世飞所反馈,“随着病情改善,大家越来越相信和喜欢针灸”。(完)
【编辑: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