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闵尊涛/张璇
1930年5月,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寻乌县,毛泽东同志进行了一次深入系统的社会经济调查,写下著名的《寻乌调查》,在此基础上又撰写《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首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90多年前的寻乌调查堪称调查研究典范,树立了实事求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调查传统,对于今天做好调查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和价值。
学生在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注重调查,反对瞎说”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的开篇,毛泽东同志一针见血地提出这一观点。
在他看来,没有对问题的现实和历史情况的调查,对于问题的发言肯定是瞎说一顿,由此发出“注重调查,反对瞎说”的号召。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查研究要倾听时代之声、回答时代之问。当时,毛泽东同志要考察的问题是,“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
“通过20多天调查,毛泽东同志深入考察了寻乌的商业、手工业情况及各阶级关系情况。这次调查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来了解国情、认识国情,为土地革命时期富农问题、城市工商业问题、城市筹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李忠杰说。
对于调查研究,毛泽东曾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调查是“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是“一朝分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曾经,一些地方热衷于建设大型城市雕塑,但一些所谓的“文化地标”却引发公众吐槽。滥建城市雕塑,实际上是某些地方和部门拍脑袋决策的表现,既没有深入研究城市原本的历史文化风貌,也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劳民又伤财。
“今天继承和弘扬寻乌调查传统,就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立足社会实际,带着问题去调研,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李忠杰说。
“反对本本主义”
1961年,毛泽东同志为失而复得的《反对本本主义》特意写了一则说明: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本本主义”。
当时“本本主义”有哪些表现呢?
“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在山上”……
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
当前一些地方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则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新变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毛泽东同志认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研究必须首先尊重现实,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俞银先说。
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只走经典路线,不走群众路线。在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中,福建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张志南曾到泉州检查防疫工作,但他看了六七个点,每个点20来分钟,却没去之后倒塌的酒店隔离点。
“我们下基层调研,说心里话都是被安排,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惯性,也是一种官僚主义。”张志南说。
“调查研究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作风。作风实不实,调查研究的结果‘两重天’。要变走马观花为多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俞银先说。
“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
“寻乌哪几家豆腐做得最好,最容易卖掉?又有哪几家水酒做得最好?在正式调查前,毛泽东的这几个问题问住了当地干部。”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原馆长黄少斌说。
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内的手稿照片
如何搞好调查?毛泽东同志说:“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
在寻乌调查时期,毛泽东同志除了开调查会,还主动深入各行各业群众之中,虚心向群众请教,认真了解群众生活状况。
“搞好调查研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地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多为群众排忧解难。”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说。
调查研究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9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注重调查的技术,比如选择典型调查对象,坚持正确方法手段等。
“新形势下,弘扬寻乌调查精神,进行调查研究同样要提升调研艺术。既要坚持和完善走访、座谈等传统调研方法,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又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调研方法,搜集更全面的信息,不断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王炳林说。
近期,上海等地“通报的流调信息隐去确诊者年龄和性别等非必要细节”“猫狗等宠物可以跟主人一起隔离”等防疫举措引来广大群众点赞。
2020年,中央首次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短短两周时间,累计收到101.8万余条建言,这是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加强调查研究、推动科学决策的生动体现。
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姚宝鑫
毛泽东同志一生重视调查研究,给我们留下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许多影响深远的著名论断。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同志总是十分重视并善于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新的情况,总结新的经验,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建设,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全党,指引历史前进。
在《论十大关系》形成之前,为摸清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八大做准备,毛泽东同志整整用了37天,听取了34个部门的情况汇报;为了增加工业建设方面的感性知识,结合听汇报,他又连续6天参观了机械工业展览,看展览有时不满足于讲解员的解说,还找来一些图书和材料进一步钻研;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地方的工业、运输、财贸等方面的情况,毛泽东还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从10个方面准备经济工作的汇报材料,并提出:汇报材料中“应当有形象的材料,有批评,有议论,有主张。不要枯燥无味,千篇一律”“内容好,写得有骨有肉,生动活泼,不妨长一点,否则宜短,几千字也可以”。
坚持实事求是,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这次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的建议》,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清晰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这些成果没有扎实的前期调研都是不能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