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的使者
——记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翔
本报记者 温济聪
“去年我是在武汉抗疫一线过的年,今年得在北京医院病房中过年了。说句实话,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四川老家过年了。”春节前夕,记者在北京协和医院见到该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翔时,他正在ICU病房查房。
时间回溯到2020年1月26日,农历庚子年正月初二,由北京协和医院及其他5家医院121名医护专家组成的国家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从北京乘坐飞机驰援武汉。周翔就在这架飞机上。
到武汉以后,周翔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奋战48小时,参与完成联合ICU的筹建与改造工作,工作完成当夜就收治了18名危重症患者。
在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中,重症ICU病房、隔离病区通常被称为“红区”,是与疫魔斗争最危险的地方之一,也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高风险、高强度、超负荷的“连轴转”使周翔在下班后因意识恍惚而重摔在地,眉骨磕破了,缝了3针。但他不肯离岗,又主动承担起人员分组、病房排班、班车接送等协调任务。他坚持要在“能听得到炮声的一线”工作,通过主动请战,伤后第三天重返岗位。
2020年4月底,随着武汉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实现清零和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周翔作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撤离后仍留守武汉的部分医疗专家之一,撤离武汉返回北京。一去一回,他在武汉抗疫一线共奋战了93天。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周翔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
春节期间,周翔依然会坚守在救治病患的一线,只是地点从武汉变成了北京。“今年春节,我们要用专业的医疗知识和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保卫首都的安全,坚决防控好疫情。”周翔告诉记者,要想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就地过年十分必要,这有利于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保障百姓生命安全。
重症医学科与其他科室不同,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记者在病房走访时看到,即便是春节前夕,重症科里依然异常忙碌。
周翔说:“当初选择重症医学这个学科,就是因为它具有挑战性。通过专业的救治,医生可以帮助病人脱离生命危险。重症患者拥有的时间和机会都不多,你必须够专业、够迅速,才能将患者‘拉’回来。每当救回一个重症病人,医生的成就感都会很强烈。”
与记者的交谈中,周翔没有豪言壮语,所说的全都是每天如何救治危难重症病患的点点滴滴。何为医者、何为党员,何为初心、何为使命?像周翔一样日复一日地坚守,无怨无悔地付出,是对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最好诠释。
【编辑:李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