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历久弥新的乡村年味:最是难忘家乡“烟火气”
中新网宁波2月11日电(记者 林波)“最难忘的还是家乡的‘烟火气’,无论是街角美食,还是熟悉乡音,春节的味道就是家的‘烟火气’。”2月11日,在浙江杭州上班的民众朱伟泽回到家乡——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开启了“扫街打卡”模式回顾着这一年来家乡的变化。
众所周知,春节,历来是中国人最重视和隆重的节日之一,除了阖家团圆吃顿热乎的年夜饭外,热热闹闹过年的气氛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因素。
随着春节的到来,乡村则因外出游子的归家显得热闹欢愉。贴春联、打年糕、放烟火……在山水之上,田野之间,乡土气息迎面扑来,绵延了数千年的春节文化,在乡村历久弥新。
乡村地摊集市。 林波 摄“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朱伟泽到家后“打卡”的第一站便来到了家乡菜场的烧饼铺,“这是我从初中开始吃的一家店,在外工作后一直想念着这味道。”
朱伟泽告诉记者,自他大学毕业留在杭州工作后,虽然可以买到烧饼夹油条这一搭配,但是和家乡的口感相比,总感觉少了点味道,“少的可能是家的氛围感和归属感。”
乡村地摊集市。 林波 摄将猪油和葱放入面团中裹上,再用擀面杖擀成一个薄薄的面饼,撒上芝麻,涂抹上一层水后放进烤炉的边缘……在吴建伟的手中,一只只葱油烧饼已然成型。
在这个雨天,这个看似简单的烧饼却吸引了不少民众排队购买。
“是我的老顾客们都回家了。”今年48岁的吴建伟是浙江台州人,在当地菜场卖烧饼已有15年的时间,“很多人都是吃我做的烧饼长大的,现在放假了,之前外出工作的那批人又回来了。”
“每年他们都会和我说‘大年三十’一定要开门,就想吃这一口。”吴建伟笑着说,被老顾客惦记的感觉真好,“现在,这么多年的默契已经形成,就在等着他们过来。”
城市化的滚滚洪流之下,乡村已然成为一种诗意栖居的代表,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春节仪式感。
民众购买饭团。 林波 摄“早在10年前,我肯定已经试穿过无数次新衣服!”在浙江宁波民众李然看来,儿时的年味回味无穷,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份仪式感已经由她的孩子“接棒”,“给他买了新衣服,看着他偷偷试穿的样子,仿佛看到了曾经的我。”
买菜、逛地摊集市、制作年夜饭……这是李然的“大年三十”“家务指南”。
“分外享受这一天的‘家务’。”在李然看来,农村的“大年三十”就该热热闹闹,“与其说是做家务,不如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找点事儿做。”(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