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鄱阳湖畔的护渔队:昔日捕鱼人变身护渔员
中新网九江2月11日电 题:鄱阳湖畔的护渔队:昔日捕鱼人变身护渔员
记者 李韵涵 刘占昆
“年关了,怕有人‘顶风作案’,所以我们的巡查一刻也不能停。但目前没发现任何违法情况。”除夕这天,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护渔队队长熊宏伟像往年一样是在船上度过的,但不同的是,往年的他是在船上捕鱼,而今年的他在巡湖护渔。
记者在见到熊宏伟的当天寒风刺骨,天空微微飘着小雨,但他与队友仍身穿护渔队制服,一步一脚印走在岸边进行日常巡护。 刘占昆 摄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开始实行“十年禁渔”。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鄱阳湖畔的渔民大多数都是世代捕鱼为生。
“能捕到的鱼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少了,小时候随便一捞都是很大的鱼,现在几乎不可能了。”年近半百的熊宏伟从小生活在鄱阳湖畔,他眼睁睁看见鄱阳湖渔业资源逐渐枯竭,环境不断恶化。
面对这种情况,江西省在中国“长江大保护”的总体战略下,于2019年9月发布《江西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决定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全面禁捕。至此,江西省内6万余名渔民洗脚上岸。
上岸后的渔民如何生活?有哪些保障?中国正式禁渔后,渔民的第一个春节该如何度过?春节前夕,中新社记者来到位于毗邻鄱阳湖西岸的永修县吴城镇,探访鄱阳湖渔民的上岸新生活。
记者在见到熊宏伟的当天寒风刺骨,天空微微飘着小雨,但他仍身穿护渔队制服,一步一脚印走在岸边进行日常巡护。熊宏伟表示,自己从小捕鱼,深谙水道。作为有着20余年捕鱼经验的渔民,熟悉大多数捕鱼工具及方法,成为护渔队的一员后,工作也较为得心应手。
“刚开始很迷茫,我除了捕鱼什么也不会。”在刚听闻“禁渔十年”的消息时,熊宏伟一时有点难以接受。但没有迷茫太久,熊宏伟便选择了当地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成为了护渔队的一员,每个月可以固定拿近3000元人民币的工资。
护渔队每日的职责便是开展湖面日常巡查,遇到涉渔违法活动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制止违法活动,及时收集证据并上报。 刘占昆 摄中新社记者从江西省人社厅了解到,江西共有312个渔村,建档立卡渔船2.14万艘,退捕渔民6.58万人,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截至目前,实现转产就业4.97万人,占需转产就业渔民的99%;参加养老保险6.12万人,参保率100%。
据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锦生介绍,护渔队每日的职责便是开展湖面日常巡查,遇到涉渔违法活动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制止违法活动,及时收集证据并上报。为了能够覆盖到永修县境内的全部禁捕水域,该县对护渔队进行网格化管理。
范昭送(左)也是永修县护渔队的队员之一,他每天清晨6点起床,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经常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 刘占昆 摄范昭送也是永修县护渔队的队员之一,他每天清晨6点起床,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经常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
“除了日常巡护,我们还要把曾经废弃的渔网收掉,现在湖水非常清澈。”范昭送称,自护渔队成立以来,光湖内经年累积的废弃渔网、鱼钩等渔具,就收掉了几千公斤。
“往年春节有的也是在渔船上度过的,但今年也别有意义。”谈起自己如今的工作,范昭送也是乐呵呵的。“以前靠湖吃湖,总有一天鱼会被捕完的,肯定要支持禁渔。”
在结束采访后,记者从护渔队的渔船上下来,看见船边的一片湖水内乌泱泱一片,仔细一看,是数以万计的小鱼正游来游去。 刘占昆 摄江西实行禁渔已经一年有余,黄锦生认为,鄱阳湖周遭的环境正在越来越好。“现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江豚,候鸟也多了,钓鱼也能钓到大鱼。”
在结束采访后,中新社记者从护渔队的渔船上下来,看见船边的一片湖水内乌泱泱一片,仔细一看,是数以万计的小鱼正游来游去,不断游动的身体展现了它们的生命力,似乎也展示了这片湖面不断旺盛的生命力。(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