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爱我工小美 五年新辉煌】环城路:画圆!通车!

2021-02-06 22:06 新余日报    阅读:1100 

1月23日10时58分,经过近4年的建设,工程投资38.3亿元,长达57公里,由G533樟分线、S312黎欧线、S221港东线三条国省道升级改造而成的新余环城路“画圆”通车。

这是一条创新余“五个之最”的民生之路。工程投资最大、筹备耗时最短、所经路径最长、建设等级最高、辐射范围最广。

这是一条牵动120万新余人民的民心之路。它结束了新余货车穿城过的历史,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新余画上了“一小时经济圈”和“半小时交通圈”。

这是一条辐射271万赣西人民的腾飞之路。它重新定义了新余的路网结构,打通了新宜吉六县交通互通的“任督二脉”。此刻的“画圆”,为以新余为核心的“1+4”高质量融合发展插上翅膀。

一、货车穿城 城市发展之痛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F·拉采尔曾指出“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对于新余来说,尤其如此。

新余,是江西省最小的地级市,也是一座工业新城,工业化率江西第一。多年前,钢铁叩开了新余立市的大门,奠定了新余工业的发展基础,也印刻着这座年轻城市的发展进程。

因钢立市,因钢兴市,作为全省钢铁产业基地,新钢与新余唇齿相依。在新钢致力打造钢铁巨人、持续发展壮大的同时,承担其主要货运运输的G533樟分线、S312黎欧线、S221港东线三条国省道穿城而过,道路损坏、扬尘、噪音让城区居民不堪其扰,大部分货车途径的仰天岗大道更是伤痕累累。

“仰天岗大道怎么又开始修了?我们怎么做生意?”“货车把路又压坏了。”“太吵了,店门口树上的叶子常年积着一层灰。”多年来,“伤痕累累”的仰天岗大道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然而,仰天岗大道作为城市道路,本按照城市主干道的通行功能来规划设计,并不是作为公路货运运输等级设计。“如果不走货车,仰天岗大道起码三、四年不用修,每年的维修不仅加大了成本,也进一步加重了交通拥堵。”

对于货车司机来说,穿城而过也是无奈之举。货车司机刘师傅曾计算过,从罗坊走仰天岗大道到新钢,要将近一个小时,单仰天岗大道短短的几公里,就有9个红绿灯,“市区限速40公里/小时,堵车还厉害,如果有别的选择,我们哪里还愿意走这条路?”

新余市交通运输局曾做过调研:新钢年产一千万吨产品,需要三千万吨原料支持生产,光新钢公司每年材料进出的运量就有四千万吨,其中70%近3000万吨的货运量通过上新公路进城,20%通过新欧线,只有10%走的高速公路。据统计,每年因货车进城对城区道路损毁而花费的维修费用多达数百万元,而新钢货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成为企业发展瓶颈。

二、翘首以盼 环城路项目上马

一边连着市民急切的期盼,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一边连着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城市发展的后劲。早在2011年,新余市委、市政府将环城路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于2014年启动项目前期工作。然而由于资金筹措等难题迟迟未能下定决心。直到2015年,交通部下发通知,提倡在公路工程建设领域推广PPP模式。

新余趁此契机抓住机遇,力推环城路项目上马。

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建设科科长、市环城路指挥部工程推进组副组长朱孜戈还记得,2016年11月4日,在新余市住建委(现在的新余市住建局)召开的全市城建交通项目调度会上,相关负责人向新余市委书记蒋斌汇报了调研情况。在一个月后的市委常委会上,新余市委、市政府正式敲定环城路项目上马。

“绿水青山不是我们从祖辈手里继承来的,而是向子女那里借来的,必须有借有还。为把山水文章做得更好,我们要干三件大事。”2017年8月,市委书记蒋斌在接受江西卫视记者专访时说,“其中一件大事是投资38.3亿元开工建设环城路,创造工程投资最大、筹备耗时最短、所经路径最长、建设等级最高、辐射范围最广的‘五个新余之最’。”

经设计,新余环城路项目总里程为57公里,投入资金约38.3亿元,按照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路基宽25.5米,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对G533水西至仙女湖段、S221水西至施家段、S312珠珊至仙女湖段进行一级公路绕城改造建设。为解决筹建资金难题,项目采用PPP中的EPC模式(设计、施工、运营总承包)建设,市级成立由各部门组成的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管理,PPP合作范围内任务由中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施工,涉铁部分由中铁二十四局承建。

两位副市长挂帅指挥部,一周一调度,从敲定项目上马到开工建设仅8个月时间。“每周开一次调度会,召集工程参与所有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大家就跟交作业一样,每周作一次汇报,遇到了什么问题,又领到什么任务,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盯。”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有红回忆到。 “修环城路是大事,对我自己,对我们大家都是好事,不然我这个房子不会拆。”在征地拆迁中,马洪乡的老廖曾这样对拆迁人员说。像老廖一样支持拆迁工作的村民比比皆是。

共识带来共为,正是新余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和新余人民热切期盼,促成了100天完成了5400多亩的征地拆迁工作。

三、攻坚克难4年建设终圆梦

市委书记蒋斌曾在视察环城路项目工程建设情况时强调,要以“愚公的精神、将军的脾气、宰相的肚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环城路项目施工涉及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房建机电等,沿路有336道通涵、27座桥梁、3条隧道,两次跨越袁河,其中涉铁项目两次上跨沪昆铁路、两次下穿沪昆高铁、一次跨越上新铁路。施工单位需要面对溶岩地质、煤系地层、采空区、破碎带、浅埋偏压、密集冲沟等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

给山体搭建“骨骼”

有句话叫“上天容易入地难”,隧道施工“怕软不怕硬”。花鼓山隧道施工时,施工单位中建市政就曾遭遇“软”的考验。花鼓山隧道穿越煤系地层,上方有因曾经采煤留下的矿道,俗称采空区,经第三方检测鉴定为“低瓦斯隧道”,容易造成塌方、冒顶。对此,施工单位采用一种新型工法——山岭隧道穿越采空区施工工法。项目部副总工刘国伟通俗地向记者解释,在隧道开挖上方搭建“人造梁”,即对隧道的掌子面进行封闭,埋入螺纹钢筋,往里面注入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泡沫新型混凝土,形成一个沿隧道纵向的梁结构,这样,相当于给“骨质疏松”的山体搭建强健的“骨骼”,足以保证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及其周边围岩的稳定。

“把基本面改造好才能开挖。”刘国伟说,项目最长的隧道——王主山隧道也曾多次“查漏补缺”。在王主山隧道进洞口处,施工队遭遇浅埋偏压、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山体滑移、塌方、冒顶等。

给隧道两侧“修围墙”平衡压力,在隧道上方搭“棚子”支撑洞体……针对这些情况,施工单位“石变我变”一一破解。其项目的三条隧道:花鼓山隧道、汉泉隧道、王主山隧道分别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2019年11月陆续顺利贯通。

给河床穿“靴子”

既给山体搭“骨骼”,也要给河床穿“靴子”。近年来,由于当地沙场经常在袁河上从事采砂作业,导致花田袁河大桥河床岩层裸露,大桥桩基难以“扎根”。为了给袁河大桥打好桩,施工队向护筒内填黏土、水泥,仍无法做到长期有效防止泥浆外漏。如何让钢护筒在河床上生根?这让环城路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执行经理周永新彻夜难眠。

为此,周永新邀请相关专家多次组织桩基钢护筒生根方案研讨会,最终决定采用无钢护筒超前引孔,利用超前引孔孔壁作为水下封底混凝土模板,向钢护筒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固定止水的方法,相当于给大桥的桩基穿上防水的“钢靴子”,这样一来,可以让钢护筒在裸岩河床上真正生根。而这项水下裸岩河床桩基钢护筒埋设施工关键技术荣获江西省省级工法。

这条集新余“五个之最”的背后,是建设管理、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截至通车前夕,环城路项目施工团队共完成省部级工法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2项,国家级QC成果奖4项,中国质量协会质量信得过班组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2项。

做“心脏搭桥手术”

环城路项目共有5处涉铁立交桥,和一般立交桥不同,涉铁立交桥是在有列车运行的营业线上及周边进行施工,既要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又要保证繁忙的铁路运营不受影响,被建筑业内称为“心脏搭桥手术”。其中最大的“心脏搭桥手术”——上跨沪昆铁路K912+450.5(万商红)立交桥,同时跨越中铁南昌局、武汉局两个铁路局的桥梁。而这样重大而精细的任务落到了中铁二十四局和南铁天河公司身上。

沪昆线及沪昆高速铁路是新余铁路网大动脉,平均每间隔五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通行。如何在施工的同时,保证铁路运行通畅,这给施工单位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压力。“既要争分夺秒,更要小心翼翼。”中铁二十四局集团项目党工委书记、副经理何明告诉记者,最高峰同时有4处邻近既有线施工作业,其中2处为沪昆高速铁路,1处为沪昆繁忙干线,1处为上高至新余的专用线。为此,施工单位每一处均采用了国内最为先进的电子传感线路监控系统,时时掌握施工对线路高程的影响程度,每一处均安装了360度无死角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确保多个施工点同时邻近铁路营业线的施工安全。

给树木“搬家”

既有逢山开路的闯劲,也有细心呵护的柔情,新余是江西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环城路项目既与下村工业平台、袁河经开区等工业园区相连,又穿越罗坊、欧里、马洪、观巢等农业乡镇。在环城路开工建设的4年多时间里,建设者既在改造自然,又在尽全力保护自然、守护自然。“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尽量减少占用建筑面积的植被,及时恢复沿线的水系、路系、植被,不留下‘伤疤’。”环城路项目部项目经理助理刘志林告诉记者,环城路通车临近,建设者送上“临别礼物”:对于影响建筑施工的树木,以“原木移植”的方式进行生态补偿。据介绍,共有600多颗樟树得到就地移植,移植成活率达95%。

四、重塑路网 铺就高质量发展之路

环城路沿途经过新余7个乡镇、1个办事处、22个行政村。行驶在环城路上,可见徽派四合院颐养之家升起的袅袅炊烟;可见漫山遍野桔园散发的勃勃生机;可见新农村建设中鳞次栉比的青瓦白墙;可见工业园区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以环城路建成为支点,新余的交通版图将重塑;以环城路通车为契机,以新余为核心的“1+4”区域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

“有了环城路,新余的交通网络大不一样!”张有红介绍到。环城路建成后,新余路网呈“环形+放射”型布局模式,袁河经开区、下村工业平台、高新产业园三大产业园都可以直接“入环”,覆盖新余工业园区80%的运输道路,覆盖了新余钢铁、机械制造、锂电等多个支柱性产业。而环城路“放射线”直接联着分宜县、渝水区、新干县、峡江县、上高县、樟树市,为新余实现“五年新辉煌”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作为全省首个对国省干线进行全线绕城改建的地级市,环城路的顺利通车,也为全省解决货车穿城过的问题带来了经验。2018年省交通运输厅将此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同时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高度融合,促进周边三地区六县经济联动发展。

是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也是民生网络的关键结点。环城路像一个太阳,辐射着乡镇、村庄、产业园,也连接着一个个民生项目,市投控集团总工程师、环城路指挥部工程推进组副组长简剑光摊开图纸向记者解释:高新区的阳光大道延长3公里直接连接到环城路,货车不再需要从阳光大道转到新欣大道;下村工业平台的创业大道近年也将接入环城路;而已经动工的从分宜湖泽镇到仙女湖区观巢镇的观分线,通车后从分宜到高铁站只需20分钟,缩短了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

环城路建成通车也将沿线乡镇、乡村条条道路“打通“。村道通入宽阔干净的环城路,沿线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入圈”,进城像串门。和村民一块搭上进城“便车”的,还有沿线的新余蜜桔、翠冠梨等农产品。“父亲种桔子的那些年,只能开进小货车,到大路上再转大货车装。现在换我种桔子,几十米的挂车直接开到家门口。”望着家门口采摘完的桔园,马洪乡桂花村的何小秋盘算着又省下了一笔运费。

顺着何小秋指的方向望过去,落日的余晖撒落在宽阔平直的环城路上,就像何小秋心里的希望,越来越清晰。

通车,仅是起点,而新余人民发展的梦想,从未停歇。


8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