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跨越9年的“雷锋饺子”:用爱延续温暖
中新网银川2月3日电 题:跨越9年的“雷锋饺子”:用爱延续温暖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冬将尽,春可期。随着最后4户慰问的结束,宁夏一场名叫“雷锋饺子”的志愿活动在立春当天落下了帷幕。中新社记者当天跟随义工志愿者,一同走进慰问者家中,为他们送去新春祝福。
“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雷锋是助人美德化身,都是真善美的象征,所以我们把装有大米、面粉、食用油、瓜子、糖果和对联的慰问包裹起名‘雷锋饺子’。”宁夏义工志愿服务联合会银川站站长乔世浩告诉记者,雷锋饺子计划是义工联开展的一项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每年为残疾人、两癌妇女、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和道德模范、基层老党员、退役军人、最美义工志愿者等特殊群体送去新春慰问祝福。
周建英为义工写下祝福语。 李佩珊 摄从2012年至今,这场爱心接力赛已跑过9个年头。
依旧是从繁华热闹的银川市区出发,经过贺兰县城,路过一条条路灯上早已挂满红色灯笼的街道,来到了第一户慰问者李浩工作居住的地方。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李浩头、颈椎、腰和右腿一条线向右边倾斜,不能弯曲,被评定为一级残疾人,与母亲在县城郊区的某处工厂当门卫为生。不到10平米的房间内,没有什么值钱的家电,但摆满了他制作的招财猫、手提包、十二生肖、白雪公主等李浩亲手编织的串珠手工品,五颜六色,惟妙惟肖。“虽然疾病限制了行动自由,但我一直很喜欢做手工。”李浩说,自从认识义工联后,不仅每年收到爱心包裹,也认识了许多和他一样人。“最让我感动的事情是义工联三年前带我们十几个人去西安旅行,从此我便爱上了旅行。”
慰问对象与义工合影。 李佩珊 摄这两年,李浩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带残障人士旅游。目前,已经成功组团十几次旅行。聋哑人周建英便是他们的团友之一,也是当天的第二个慰问对象。
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看到严寒下前来慰问的义工,周建英止不住兴奋与激动,拿出纸笔一边写一边用手语打出“谢谢”“新春快乐”。临走时,他还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石头画送给了每位义工。
义工为慰问对象贴上亲手写的对联。 李佩珊 摄“一直有人问我坚持的动力是什么,就是看到他们的笑脸。你看这辆车7年已经跑了21万多公里,这都是满满的爱心里程。”从部队退伍后,乔世浩加入义工联,从普通义工到参与策划组织的负责人,他一路见证了义工联的成长。“每年有人退出,也有许多新鲜血液的加入,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数量不断增加,让我们动力满满。”
长江大学大四学生马梦遥全程参与了2021年雷锋饺子活动,每天抬着60斤重的包裹翻山越岭、走街串巷。“这个活动不是浮于表面,而是真正扎根到老百姓中。让我很惊讶的是几乎去的每一户都能叫出乔老师还有许多老义工的名字,每年的慰问让他们成为了朋友。”
正如马梦遥所言,许多曾经的被慰问者也变成了义工队伍的一员。
李浩与母亲和义工的合影留念。 李佩珊 摄银川市劳动模范马赞明是雷锋饺子活动的首批慰问对象,但如今他已成为是兴盈中苑出租车义工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每年组织40余辆出租车帮助走访。
9年间,雷锋饺子活动已累积筹集支出公益善款1868.18万元,为54317户、225380人口的特殊群体送去春节慰问品,参与义工、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共计43966人次,爱心车辆5284辆,累计服务时长97566小时。
“雷锋饺子活动是全国少有的持续时间久、涉及受众广、有固定爱心企业善款帮扶的志愿活动。每年腊月一到,这群身穿绿色马甲的义工扛着雷锋饺子礼包,每天早上8点出门,持续工作12个小时,把每一份祝福送到受助对象家中。这是一份精神,更是一份用爱延续的温暖。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春天已经悄悄来了,祝愿每个人都能过一个幸福年。”宁夏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富昌说。(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