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西修水:搬出大山拔穷根

2021-02-01 16:58 学习强国    阅读:3487 

古市镇苏区村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文明实践活动。

从山头到城头,从土坯房到住宅楼,从边远地区到和谐社区……“十三五”以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锁定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等5类搬迁区域,实行县、乡、村“三级梯度”安置,共建设易地搬迁安置点141个,2953户1084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搬迁安置。

2020年5月30日上午,宁州镇凤竹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开业。各贫困户带上自家养殖的土鸡、土鸭前来销售。

2016年,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暨易地扶贫搬迁现场推进会在修水召开。

2020年9月,修水县接受国家评估核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获得国家核查组的高度认可,反馈较好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如果不是搬到安置小区,无法想象我们家的生活会是怎样。”黄沙镇汤桥村脱贫户万继华难掩激动之情,2017年他举家搬入姜家坳扶贫安置小区,告别了深山穷苦日子。“扶贫搬迁帮我们‘挪了窝’,住在这里太方便了,卫生院、学校什么都有,我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全村先后有53户村民像万继华一样搬出深山,开启了新生活。

坚定信念拔穷根。这是修水全县36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8000多名扶贫干部的豪言。“躺在暖和的新房子里,半夜听着窗外‘呜呜’的寒风声,我想起了吴书记对我家的帮助,没有他,我只能住在灌风漏雨的破旧房屋里。可惜他走得太早了……”2020年12月22日,复原乡雅洋村64岁村民古和平哽咽道。他所惦念的吴书记,就是曾担任雅洋村第一书记的吴应谱。2018年12月16日,新婚第40天,吴应谱和同为扶贫干部的妻子樊贞子,在扶贫路上遭遇车祸,不幸同时遇难。

就在吴应谱遇难前一年的6月24日凌晨,杭口镇杨坊村村主任助理、扶贫专干程扶摇在赶赴组织民众疏散的路上突遇山洪暴发而牺牲。

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县,修水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4万户共8.88万人,要让这么多人在短时间内脱贫,既是全县80多万人民的热切期盼,又是县委、县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攻坚,一切工作服从脱贫攻坚,一切工作服务脱贫攻坚,挂图作战、整体联动、有序推进,扶贫干部一直战斗在脱贫攻坚最前沿。

2020年5月24日,大桥镇沙湾村工作队成员在扶贫大棚蔬菜基地察看蔬菜长势。

脱贫退出后的马坳镇黄溪村面貌一新。

搬得出才能拔穷根,稳得住才能致富。修水县认识到,只有牢牢把握产业“造血”的脱贫核心和关键,才能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该县着力从选准产业、激发创业、培育主体、降低风险等方面发力,按照“治标与治本”“扶弱与扶强”“短平快与中长期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措施,演好“桑”“茶”两叶主角,兼顾发展畜禽水产、蔬菜、金丝皇菊等特色产业,构建“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体,让产业扶贫贯穿山区脱贫全过程。通过产业帮扶,全县有1.3万余户5.5万余人增收脱贫,基本实现“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目标。

虽是隆冬,但满山的茶树,一片绿色。刚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的马坳镇黄溪村党总支书记徐万年,习惯性地到村前村后、山上山下走走,每一处产业基地,他都看得特别仔细。2008年,徐万年回到了“多年不曾变点样”的黄溪村担任村支书,他向村民承诺“不拿工资、不拿补贴、不拿费用”,三年要改变村里穷貌,五年要让村民富起来。那时起,徐万年每一次对村里许下的承诺,村民陈金玉都记在了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

如今,在徐万年的带领下,一个个诺言成真:黄溪村村级资产增至2000多万元,探索出一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精准脱贫之路;村民分别从山里搬出,住上了规划整齐的别墅,80%以上村民家有了小车;黄溪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西省美丽宜居村庄”“江西省3A级旅游村”等荣誉。

扶贫干部的力量是无穷的,扶贫干部的榜样也是无穷的。杭口镇原扶贫专干程扶摇,县委常委、茶科所党组书记朱秋生分别被评为全国“十三五”奋进易地搬迁干部;上奉镇观前村集镇安置区居民胡尚海被评为全国“十三五”励志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该县以这些扶贫干部及群众优秀事迹为榜样,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扶勤励志”典型宣传和感恩行动教育,通过宣传脱贫光荣、表彰奖励、讲身边脱贫故事、佩戴大红花等方式,传递产业脱贫的正能量,激发群众通过自己双手勤劳致富早脱贫。正如大桥镇建档立卡对象樊南星所说:“只要精神不垮,贫穷就没有那么可怕,脱贫要靠自己的双手,不能等、靠、要。”

截至2019年底,修水县21个深度贫困村1591户5922人全部实现脱贫。

记者手记

走进大山,比大山更远的是深山。驱车两个多小时,一山放出一山拦,才到达复原乡雅洋村。修水县昨天的贫困,是可以想象的。

来到征村乡吴坪村连文赞的家,干净、整洁,一张“桑蚕养殖示范户”证书,放在堂前最显眼处。看着连文赞满脸的笑容,记者明白,今天的修水县是幸福的。

幸福从哪来?

它来自扶贫好政策。五年来,修水县产业扶贫投入资金6.26亿元,通过产业帮扶,1.3万余户5.5万余人增收脱贫,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易地扶贫搬迁,也是脱贫攻坚好政策,全县搬迁建档立卡人口10844人。在复原乡雅洋村,一栋栋易地搬迁房横成排、竖成行,大山深处的人家,都已经搬到这里集中居住。

它来自扶贫干部的赓续奋斗。全县8000多名扶贫干部驻村挂点36个乡镇、354个村,三五个月不回单位、两三个星期难见家人,已成他们的习惯。正是有了他们的辛苦,才有脱贫攻坚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

它来自贫困户的自强不息。连文赞50多岁,上有80多岁的老母,下有两个尚未就业的孩子,但困难难不倒他。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白天在村里做工,晚上进城务工,加上在家种桑养蚕,经过几年的奋斗,日子越过越红火。(图片均由修水县委宣传部提供)

9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